文: 晓薇
图: 小文,晓薇
(一)旋转中与真主的对话
“旋转舞”,在国内的电视广告或媒体曾经看到过。给我的感觉那些穿着一身白裙的男性,就像一些木偶,好像被人上了发条,在不知疲倦的转啊转,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这样转…?这是我们这次土耳其之游一个要了解的问题。在国内预定了表演票。导游带我们同行。
不大的表演场地,一个大理石平滑的舞台,周围灯光昏暗。游客都是西方游客,只有我们二人Chinese 。乐师一个司笛,一个弹拨乐器,类似中阮,一个敲羊皮鼓。司笛者先开始唱,忧郁而婉转,时而亢奋但大部分时间是比较低沉而平滑。
虽然听不懂他唱些什么,但在这有点像颂经,又有点像申诉的悠扬而缓慢的歌声中,人们的心放松了,去除了一切杂念,心灵好像在歌声的引导下在聆听着安拉。

一位老者带三位年纪稍轻,清瘦的男性教徒上场。他们一律头戴棕色毡帽,据说那毡帽是代表墓碑。4人里面穿一身白色衣裙,外罩一件黑袍。雪白而沉重的白裙需要舞者的全身用力和不停的旋转,慢慢展现出一朵朵雪白的莲花在舞台上绽放。
老者带着他们一一给观众行礼,在悠扬婉转的音乐声中开始了他们与真主的对话。他们脱掉黑色的罩袍,露出雪白的衣裙。
旋转舞的创始人鲁米是土耳其最伟大的神秘主义哲学家之一。据称苦修中的鲁米当年在土耳其中部城市科尼亚定居时,因听到铁匠铺的敲击声,而感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情不自禁地旋转起来没有停歇,感受到了与宇宙与安拉的对话。
他们四人投入的表演,头微侧,半闭目,无声,只有乐师的伴奏和轻声的吟唱,和鞋底在舞台上的嚓嚓的摩擦声,巨大的白色裙摆旋转时发出的哗哗的声音。游客们都深深地沉醉在其中。大约30分钟的表演。我想30分钟不停的旋转,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吗?这些教徒是经历并完成了怎样心灵和肉体上的历练,才能一次次用自己的“自虐”式的表演,把他们与真主,与游客拉近,沟通。
他去世后,他的儿子把他的信徒们组织成一个教徒会,称为“梅夫拉维”或旋转托钵僧。这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宗教仪式,表演时他们入场时的黑色外袍象征着尘世间的万事万物,脱去黑袍意味着摆脱凡尘,留下的黑带,象征自己的肉体,白褂和白裙代表真主,土黄色的高帽子代表墓碑。右手向上,表示接受神的赐福及接受从他而来的能量,头向右侧,表示没有了自我,左手向下表示将神所赐的能量传于他人及大地。其哲理是人出生至逝世,从年轻,长大,老去,都是一个循环,是生生不息,犹如旋转不停,直至结束。




晚饭后又看了一场土耳其的民族舞蹈表演和肚皮舞。民族舞蹈的表演让我好像看到了他们的祖先突厥人的彪悍与勇猛。

土耳其肚皮舞起源于中世纪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至少具有500年的历史,真正的名字是“Oriyantal Dansi(东方舞)”。相传是帝国后宫的嫔妃们为了获得苏丹王(Sultan)的青睐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宫廷舞蹈(宫廷说)。到了16世纪,这种舞蹈由宫廷传至民间,渐渐成为了广大民众、普通老百姓的娱乐方式,但同时在一些低俗的场合,这种舞蹈也被慢慢加入了明显的色情成分、挑逗意味,本来艺术含量很高的东西,渐渐变得声名狼藉。随着帝国的兴衰沉浮和政局的演变,这种发源于宫廷的舞蹈也慢慢地失去了最初孕育它的富庶土壤。

热辣、激情、奔放,才是土耳其风格肚皮舞的关键词。奔放的音乐中上场的舞娘们,凭着她们炫目的舞艺,急速抖动的臀部和挑逗的眼神,获得观众们的一阵阵欢呼。

同一天晚上,一场宗教的舞蹈,全部都是男性,另一场热烈激奋的肚皮舞,全部都是女性。土耳其,就是这么神奇,宗教与世俗,古老与现代共存。
(二)“梅乌拉那博物馆”

科尼亚,是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2-13世纪是塞尔柱帝国的首都,是土耳其传统的宗教文化中心。梅乌拉那是土耳其的宗教领袖,创始人,旋转舞的发明者。他的陵墓在博物馆内,因此命名。“梅乌拉那博物馆”原来也是清真寺,

据说,这里曾经是塞尔柱皇宫的玫瑰花园。当时的苏丹阿拉丁·凯库拜德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梅乌拉那的父亲。梅乌拉那的父亲于1231年1月12日去世后就葬在了这里。这也是玫瑰花园作为陵墓所在地的开始。1273年12月17日,梅乌拉那去世。他的儿子接受了苏菲派信徒的请求,修建了这座陵墓。陵墓占地6500平方米,内有清真寺、修道场所等。1925年,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阿塔图尔克凯末尔下令关闭了修道场所,教团也被解散。直到1927年3月3日以后,这座陵庙作为博物馆才再度对外开放。

这座博物馆对穆斯林来说,是一座圣殿。每年会有从世界各地超过150万人来到这里向他的陵墓朝圣,一睹伊斯兰的珍贵文物。


快到博物馆时就可以看到白色的旋转舞人型的雕塑。博物馆的圆顶是绿色的瓷砖,代表着天堂。门口巨大的铜制大牌子上书“安拉在我们心中”。

陵墓厅里摆放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石棺,上面覆盖着黑色的丝绒。导游告诉我们,穆斯林死了以后是不放在棺材里的,而是埋在棺材下面的。每个棺材前都有一个巨大的毡帽,表明死者的身份。其中最大的石棺前有两个巨大的绿帽子的就是梅乌拉那本人。


如今这座清真寺变成了鲁米博物馆,是全世界鲁米派的朝圣之地。虽然鲁米派被归为苦行僧,但这间博物馆却是金碧辉煌,陈列着鲁米生前用过的各种金银铜器,穿过的丝绸长袍,以及若干本镶着金线的古兰经。

一个异常精美的小盒子,里面藏着什么?导游告诉我:“里面放着穆罕穆德的一根胡须。”
有的古兰经非常精美,镶着金线,有的好像是简易版的,有图画,莫非是给文化水平不高或儿童用的“看图说话”?


鲁米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收徒程序,想当他徒弟的人必须先住在清真寺观察三天,确认自己愿意吃苦,才会被接纳为候选人。此后这位候选人必须接受1001天魔鬼式的训练,其中包括劳动和读书。之后通过考试,合格了才能成为正式弟子。训练课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旋转舞蹈。

这是还原当时鲁米在挑选学生时的场景,和学生在接受旋转舞训练。

参观后第二天,我这个“十万个为什么”又有问题问导游了。土耳其现在使用的是土耳其语,而古兰经是阿拉伯语。而阿訇在通过宣礼塔诵经时用的都是阿拉伯语。如果文化水平不高的信众能都听得懂阿訇的诵经吗?或者说能看得懂古兰经吗?导游告诉我,祈祷时用的阿拉伯语也就是固定的那几句,经常听听也就熟了。再说也没人问你,你听懂了什么。哦,原来如此。
每天冲耳不绝的祈祷声从宣礼塔中传出。仔细听,虽然听不懂在唱些什么,但阿訇的声音大都高亢嘹亮,起码是男中音。我想在没有现代电声设备的当年,阿訇要每天5次爬上宣礼塔,用自己的本嗓,大声祈祷。所以阿訇的人选除了熟谙伊斯兰古兰经,还要有一副好嗓子。

(三)凯末尔---伟大的改革家,土耳其的国父
很多国家的国际机场的名称都有来历,我也非常注意这一点,如以色列的国际机场的名称是本古里安,纪念以色列的第一位总理。约旦的国际机场是阿丽娅王后国际机场,以纪念在一场飞机失事中去世的约旦王后。突尼斯国际机场的名称是迦太基国际机场,以纪念迦太基这段著名的历史。摩洛哥的国际机场的名称是穆罕穆德五世国际机场,那是纪念给以摩洛哥人民独立的苏丹君主。

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的主要国际机场。落成于1924年,位于伊斯坦布尔市欧洲部分的叶希尔柯伊(Yesilkoy),距离市中心24公里。1980年,为纪念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首任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而改名为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我们回国后,这个旧机场就宣布关闭,迁入新的国际机场,而成为连接亚洲,欧洲,非洲的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机场。
到土耳其旅游,就不能不了解凯末尔,这位被土耳其人称为“国父”的第一位国家总统。

土耳其的历史,可以说几天几夜说不完。几千年的历史,各个文明古国你来他走,你灭他兴,历史上的一位位过客构成了土耳其传奇式的历史。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先兴起的英法与后兴起的德国之间爆发冲突,奥斯曼帝国又因为选边德国,一起卷入其中,一起被列为战败国。这种失败使得战后分配世界利益中,将奥斯曼帝国的土地进行重新划分以及肢解成为了主题之一。

而在这一过程中的奥斯曼帝国签署了《色佛尔条约》使得奥斯曼帝国的各地被协约国瓜分。之后在1920年英国鼓动获得从奥斯曼中独立不久的希腊去进攻奥斯曼,在这场战争中凯末尔利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击退了对手的进攻,这场独立战争的胜利让凯末尔与欧洲签署了《洛桑协定》,土耳其正式开始追求独立,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正式成立。凯末尔被选为第一任总统。

这是第一次国民议会结束时,凯末尔和官员们走出议会大厦。
凯末尔对土耳其最大的贡献是使奥斯曼帝国避免了被别国瓜分导致灭国,成功之后放弃成为一个新苏丹的机会,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共和的土耳其。

有人称他比林肯还伟大,更重要的是他对建国后的土耳其强国发展建立了凯末尔主义基础,主要体现在有四点:
1,政治制度于宗教分离,废除哈里发(相当于穆斯林的教皇),建立共和,废除哈里发,改为由宗教事务管理局管理宗教事务,由阿訇打理清真寺。还开始了“非阿拉伯化运动”,诸如废除了奥斯曼语,改用拉丁字母。原来奥斯曼人是没有姓,只有名。直到1934年以后,土耳其人才有姓。
2,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并严禁女公务员带头巾。
3,全盘西化,几乎全部引进西方生活方式、意识形态,脱亚入欧。
4,不再有收复奥斯曼帝国全盛时期的土地的不切实际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有和平的环境,建设新的共和国。

以上四条,无论那一条,对于一个上个世纪20年代的穆斯林国家的领导者来说,都是很难做出的决断,需要巨大的魄力和勇气。
无限的权力给了凯末尔充分的条件去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他连出三刀,第一刀砍向了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奥斯曼苏丹体制,逼得帝国最后一位苏丹连夜出逃。
第二刀砍向了哈里发制度,把伊斯兰教彻底从国家权力体系中清除了出去。
第三刀砍向奥斯曼人的文化传统,强行修改了伊斯兰历法,强迫土耳其男人扔掉传统的费兹帽,要求所有土耳其人都要有姓,取消了奥斯曼帝国的文字,改用拉丁字母来标注突厥发音。
凯末尔在土耳其人民心目中的伟大不是靠个人崇拜换来的,凯末尔的伟大,在于把一个古老的民族赋予了现代意义,并建立了标准的现代民族国家。
这让我想起2018年我们去过的北非国家突尼斯,这也是个伊斯兰国家。他们的国父第一任总统布尔吉巴也是著名的改革家,他建立起政教分离的共和国,主张妇女解放,实行一夫一妻制,改革教育,建立现代化的学校,使青少年摆脱单一的古兰经教育。建立起共和国。所以突尼斯的妇女尤其感谢布尔吉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