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赏岳州青瓷 继湖湘传承(18)

藏品:白釉印纹平底碗 编号:089 年代:东汉(约公元25年—220年) 通高:7㎝ 口径:18㎝ 底径:11.5㎝ 窑址:湖南湘阴青竹窑出土 质地:白胎

青竹寺窑址发掘出东汉最早的白瓷碗。

  碗直口,斜圆腹,平底,胎白质坚,与青瓷相同,胎体轻薄,规整,无丝毫变形现象,釉面均匀洁白,泛象牙色,碗外壁白而偏冷,孤傲秋霜,碗内壁银白微青,光洁如鉴,岳州窑此类东汉白釉碗留存尚不多见。

碗口沿两道弦纹,弧线特别优美,透露出一种高贵而又典雅的简洁之美,呈现出大汉盛世的气派,显得肃穆静谧。 腹部压印回纹,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层次分明,工整素雅,体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准。

【为什么人们一直认为岳州窑是官窑?】

1997年,马王堪隋代遗址出土的成型器物有600多件,完整器物达300多件,在龙窑上部堆集物中,出土了一件内底刻有“官”字的匣钵;在龙窑下部又出土了一件南朝时期圆饼底碗残片,碗底上印有“太官”二字。 专家根据其形、胎、釉特点,推断这个碗底的年代为隋代早期;而碗上的“太官”字款,则来源于隋朝的“太官署”。

在隋朝,太官署是光禄寺的一个官位。所谓“寺”是中央官员的办公场所。光禄寺初创于北齐末年,北齐很快被隋朝取代。 隋文帝在三官六部制之外设立了“九寺”,分别掌管礼仪、膳食、禁卫、车马等事。光禄寺主理膳食,太官署则执行光禄寺的日常事务,如膳食的来源以及器皿的采购。 太官署定制的碗,碗底就被刻上“太官”二字。可见岳州窑是“指定御用陶瓷”,是生产贡瓷的高级窑场。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307 投诉
岳州窑专集
本专集共有 27 篇

已有48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古玩与收藏
来自大自然和历史的馈赠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平安
创作 31 粉丝 97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