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古玩城随拍记
2019-4-7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79年开始规划,1983年开始建设,总体布局上分为展览展示区、商务办公区、酒店居住区、外事活动区、住宅区、绿化区等几个部分。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虹桥开发区已经建成了一个以展览展示为龙头、以外贸中心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商贸区。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文化艺术方面的一大工程,虹桥古玩城在2012年抜地而起,应运而生。
说来惭愧,作为收藏爱好者的我,还是第一次来这里。经百图地图指引,我乘上地铁十号线,在龙柏新村站下车,路过阿拉街、阿拉城,向金汇路528号走去。
走的路,路两边的建筑,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如果事先不知道,让我蒙着眼到这里,对我说这里是外地,我也会相信。
“阿拉”是上海方言,意指“我”,或“我们”。套用这个词说,阿拉上海人连自家上海地方也不认得了。

1500米左右的路,我笃悠悠地走,一边走,一边看风景,不时还会随手拍照片。

想想有点意思,记得当年我国对外开放初期,有些外国人来上海时,就是这个样子,携着相机,走街串巷,不时拍摄,对什么都感兴趣。

金汇路路不宽,两边有较好的宾馆、住宅小区和各种各样的小店。

也许是周日上午九、十点钟的缘故,路上行人不多。

不到十点钟,就见到了虹桥古玩城的建筑。

事先做过功课,得知虹桥古玩城很大,号称“亚洲第一”,“古玩航母”。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来到现场,亲眼目睹,所见之处,拍些照片。

【主楼外建筑】


既是古玩城,又是花卉城。

石库门新建筑


气派的旋转大门

【宽敞大气的交易大厅】

在一楼仰拍


在五楼俯拍


此指示牌简介了各楼层店铺状况

【马建新玉器店】

一楼醒目位置的这家玉器店引起我的兴趣,我不由地走了进去。

见到玻璃橱柜里一个双色玛瑙板指,白底红色童子的俏色雕刻,设计独特,工艺精湛。询价后,小姑娘说两万多。她欲取出让我细看,我说不用了。

2011-2014年期间,我玩过扳指,对各类扳指有所了解,并入手多枚收藏,玩了三年,已偃旗息鼓。觉得自己财力有限,而好东西层出不穷,应该量力而行。

当然我知道古玩城的店铺可以议价的,有时可以议到后面减去一个0,但是我没有这样做。

这位是店主马建新,小姑娘是他的姪女。马先生是新疆人,七年前,他女儿在上海交大读书,他也一起来上海开店。

以茶待客,是不少玉器店常规。与马先生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得知他是一个收藏爱好者,从集邮起步,几十年来,也玩过不少东西。

身为新疆人,收藏经营和田玉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退休后,他一心从事此项事业,在魔都安家置业,成为新上海人。

他租的店铺里外两间,约摸40平米,年租金20余万。据说也有开发商邀他去福祐路珠宝城设店,但他觉得那里一个大楼的店铺五花八门,连几元钱的小商品也经营,环境太乱。

据他说,有一些名人高客也会来此觅宝,近日马未都就来过。由此我想起了古玩行业的一句老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征得店主马先生的同意,我对店铺展示的商品拍摄了一些照片。





在马先生店里呆了将近一个小时,其姪女为我俩拍了合照。



【走马观花拍橱窗】
一个店就呆了一个小时,古玩城那么多店,一个一个进去看看聊聊,一天甚至一个月,也走不完。因此我心想今天只能走马观花转一圈。

古玩城的电梯真多,观光电梯就有四台,还有多个感应式上下电梯。我从一楼到五楼(六楼和地下一层没去)一层一层地走来走去,主要拍摄各家店铺的橱窗。

橱窗是店铺的脸面,其颜值体现出店铺的形象。时尚又经典的设计元素,目不暇接的文物古董和艺术品,撩人眼球,令人赏心悦情。

我化了两个小时,走走停停,看看拍拍,拍摄了几十个店铺的照片,从中看官能窥见古玩城的全貎。

以下照片恕我不一一用文字描述,相信图能说话。




































































4月7日拍摄,4月9日完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