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国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4月6日 2019

高桥人家陈列馆(2019-4-06)

— 原创 —

  高桥人家陈列馆是刚修善不久的民国初期建筑,它借用了凌氏民宅,按照房子的结构与造型,再现了当时高桥一个大户人家的生活与居住情景。展馆内的几百件陈列物品古色古香,充满着江南人家的韵味。看着这些老家具,让人一下子融入进那个年代。 《凌氏名宅》,是一座古朴典雅的传统住宅。于1918年建造,是五开间三进深的中式庭院。宅院占地1.8亩,共有36个房间,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房屋整体高大气派,门窗、廊檐雕饰精美,山墙采用观音斗,属于上海本地民居风格。 房主凌祥春,1886年生于高桥。他出生贫寒,13岁去上海学生意,后来自己开了“义生”皮革店。经过艰苦创业,诚信经营,终于事业有成。凌祥春32岁时,耗资3万银元,在高桥买地造屋。 如今高桥镇政府为保存当地有特色的凌氏民宅,动迁宅内居民,出资400万元整修如旧,恢复原貌。又用重金在当地收集古董家具和民俗用具,为高桥镇的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也为上海增添一个旅游景点,免费对外开放。

高桥老街上共留下了50多座百年历史的老宅,其中不乏优秀的历史建筑。其中,凌氏古宅是高桥民国初期的民宅中的代表建筑物。该宅建于1918年,位于高桥港畔,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是典型的高桥本地民居风格,<<高桥人家陈列馆>>就是集中展示了民国时期,高桥地区大户人家生活场景的史实一面。

高桥人家陈列馆前言:清末民初,高桥镇的周瑞庭、谢秉衡、钟惠山、朱其昂、陆鸿卿、印渔村等人抓住了上海城市快速发展的机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营造业、航运业、米粮业的领军人物,赚得盆满钵满,富甲一方,同时也为高桥集镇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砖雕门楼,高挑精美

白铜铸造的大门扣环

底楼东厢房门锁紧锁

底楼西厢房是管理人员办公室

凌氏民宅底楼客堂 三德堂是主人会客之处。三德应出于《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一生奋斗勤俭创业结硕果 四世同堂言传身教育人才 中堂条幅概括了凌氏家族的发展历程。

大少爷房 人物特点:身为长孙,子承父业,帮助父亲打理生意。平时喜欢中国武术。 场景特点:全套清晚期老红木家具,廊檐式六尺大床为老爷不惜重金,请人定做。

二少爷房 人物特点:教师职务,刚刚结婚生子。 场景特点:全套民国红木老虎脚家具,大床雕花为中西合璧。置有育儿用立桶等。

账房: 此为账房先生平时工作场所。设有记账用品及德国西门子电话机等。

中庭景观

厨房 砌有本地烧饭用的灶头,摆有吃饭的八仙桌等。

砧墩板

筷笼

碗橱

展示的陈列品,绝大多数是当年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就是高桥当年众多大户人家的一个缩影。

后庭小院

纺织间 此为老太夫人纺纱、织布的地方,设有纺车、经车、发车、织布机等。

老太爷房 人物特点:老太爷年事已高,一生务农,早年清贫,晚年靠子的福。老太夫人吃苦耐劳,晚年依然节俭,平时烧香拜佛,祈求子孙平安健康,生意兴隆。 场景特点:全套中国红清代家具,置有麻布蚊帐,白底蓝花床单。 (另:老太爷房内挂着“万福”图)

姨太太房 人物特点:端庄漂亮,已有幼子。原为宁波大家闺秀,后家道中落,父亲做主,嫁给老爷做妾。 场景特点:全套宁波式雕花嵌骨家具是当年嫁妆。

农具房 此为老太爷过去使用的农具,如水车、锄头、犁、铁锹、簑衣、手推车等。 粮食加工间 粮食加工工具有手摇风车,推磨,舂臼,谷篮等。

石磨,小时候曾和阿奶一起使用过,阿奶一手牵磨一手往磨眼里加料,我推磨,想起来仿佛就在眼前。

稻子脱粒的棚床

铡刀和舂臼

佛堂 此为老太夫人平时烧香拜佛的地方。

凌氏民宅中的棋牌室,东侧楼梯的麻将室。

花梨木麻将台

结束了底楼的参观,顺此楼梯上楼继续参观。

楼道间,有客来访,在此等候。

乐备礼明贤圣业 水流山静智仁心

三少爷房 人物特点:英国留学归来,现为建筑工程师。风流倜傥,喜欢音乐。 场景特点:全套民国柚木西洋式家具,进口花玻璃落地长窗。置有落地留声机、英文打字机等。

留声机

老爷房 人物特点:老爷十几岁到上海学生意,后来自己开店。精明能干,中年发迹,在此买地造屋,现为一家之主。 场景特点:全套清晚期榉木家具。设有钱柜,保险箱等。

小姐房 人物特点:报社记者,年轻、漂亮、活跃。虽为千金小姐,但思想进步,同情革命,爱好广泛,喜收藏、弹琴、刺绣。 场景特点:全套红木家具,小巧玲珑。置有贵妃榻、博古架等。

二楼西侧过道通往会客室

此为洽谈生意或会见客人的地方,置有罗汉床等。

书房

下楼到帐房间,结束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548 投诉
川沙高桥 赏樱胜地
本专集共有 4 篇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道听“图”说
图说您的故乡和他乡的故事,道长这厢有请。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朱振国
创作 530 粉丝 998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