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是梅、兰、竹、菊四种植物的统称。梅在寒放,春兰清秀,翠竹幽幽,秋菊淡雅,常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四君子是气节崇高的象征,也代表四季(春兰、夏竹、秋菊、冬梅)。 艺术中国2网友: 梅花雪中来,箭兰幽谷藏,竹林风吹过,紫菊飘淡香。 经纬网友: 君子是我国古代对有德者的美称。以四君子相称,是将梅兰竹菊人格化,将花木的自然特征与人的美好品德结合起来,赋于其品格生命。梅,风雪独傲,玉骨冰肌,似若孤高自赏;兰,清雅幽香,芳草自怜,颇为洁身自好;竹,虚心有节,直杆凌云,可谕高风亮节;菊,凌霜而荣,傲骨晚香,不与群芳斗艳。梅兰竹菊历来是中国文人的创作题材,诗文书画皆有表现! 感谢刘和通书法家的书法和君子诗歌分享,丽仙妮君子诗作-郭进-李东-王卫华诗作,郭进-龙大-臧大海-安宏志摄影师和甄启军音乐家的美好合作,谢谢我的姨夫岳继常先生书法助兴,又想起了清朝艺术大师郑板桥的君子图和竹之诗,和古代文学大师王安石-李白-杜牧-黄巢的君子诗,终于激发了天蓉文青的编辑激情。
刘和通 书法 岳继常 甄启军 书法 丽仙妮 刘和通 郭进 李东 王卫华 诗作 郭进 天蓉 龙大 臧大海 安宏志 摄影 郑板桥 (清) 诗作 画作 王安石 李白 杜牧 黄巢(唐) 诗作 甄启军 萨克斯演奏 天蓉 编辑
A 梅
《梅》 刘和通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郭进 摄影




龙大 摄影


《红梅》 丽仙妮 红梅傲雪最可人, 梅花点点蕴精神, 不沾俗世半分尘, 灼灼风华谁可亲? ...... 《梅》 丽仙妮 谁引春风漫枝俏? 素妆银抹玉魂雕。 轻匀雪色香韵醉, 朵朵含春丽影娇。 ...... 《雪梅》 丽仙妮 花开花谢香犹记, 云卷云舒漫天思, 虽是荷尽残菊至, 难掩雪梅傲寒枝。 ...... 《賦梅》 丽仙妮 写诗填词赋梅花, 雪蕊凝香若云霞。 修得禅心去杂尘, 傲寒迎春四海家。 ...... 《梅》 丽仙妮 胭脂一抹腮, 繁如瑞雪开, 清香连番送, 早报春到来。 ...... 《蝶恋花-冬梅》 丽仙妮 凌霜傲雪花娇佾, 英姿冬梅, 齐报春来早。 红艳枝头斗寒峭, 不教残冬寂寥。 暗香浮动晨昏饶, 岁寒之友, 当解君烦恼。 绣被三更安睡好, 长夜甜梦天已晓。

B 兰
《兰》 刘和通 泣露偏光远, 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 看叶胜看花。


天蓉 摄影

《咏兰》 丽仙妮 花榭幽谷承雨衿, 兰台秀影绽风情。 玉颜高洁尘不沾, 馥郁芳华香自盈。 不与群芳争秀色, 甘居溪涧持素心。 恵质流芳凭人写, 仙株极品任客评。

《画堂春-兰赋》 丽仙妮 空谷燕山水边家, 幽兰孤傲芳华。 清溪浅水浪如花, 情寄天涯。 早春香韵清新, 信风邀约奇葩。 嫣红姹紫赋飞霞, 墨染词夸。

《兰》 丽仙妮 青葱细叶长, 慧根深谷藏。 仙骨君子样, 淡然墨韵香。 春来迎晓露, 秋去送寒霜。 暗香浮动远, 雅名天下扬。 …… 《兰》 丽仙妮 清院月圆梦非遥, 斜照南窗兰轻摇。 浅闻花间香飘过, 琴心好与君子调。 …… 《临江仙-咏兰》 丽仙妮 儒雅君子傲世, 不沾半点尘埃。 清香缕缕袭来。 空谷幽兰出, 清姿向高台。 三分绝色素影, 如梦似烟淡彩。 婉转芳容云水裁。 一颗高洁心, 风骨犹存在。 …… 《幽兰》 丽仙妮 空山静无声, 唯有幽兰花。 叶长青子佩, 吐艳若明霞。 自爱居云水, 香气淸且嘉。 孤芳不可见, 渺若天一涯。 ...... 《兰述》 丽仙妮 生在深山中, 空谷伴我长。 含笑度炎夏, 常绿斗寒霜, 芳馥吐幽香。 花容孤芳赏。 谦谦君子风, 唯有楚词章。 ...… 《兰香》 丽仙妮 静读诗宋唐, 古风萦画堂。 炎夏酷暑处, 兰花满庭香。 …… 《浣溪沙-兰》 丽仙妮 幽谷静土绝尘处, 芝兰常棲云水谷。 淡素绝色山涧香, 优雅姿容喜雅儒。 惠风和唱品高洁, 节操铮铮风骨注。 …… 《赏兰》 丽仙妮 蕙风天浮淑气萱, 芝兰婵娟惹人怜。 婉转花容云水间, 艳蕊竞吐丽正妍。 婀娜摇曳暗香传, 幽姿舒曼霭祥烟。 芳馨高洁酬素志, 儒雅风度君子谦。
郭进 摄影

《咏兰》 若退 (郭进) 本在幽崖自艳芳, 偶逢君子暗传香。 移栽市井争相售, 附雅俗流院落藏。
臧大海 摄影

《兰》 李东 春风吹碧妆, 袖上露痕凉。 彩蝶簪端伫, 修眉笑里扬。 如听芳语吐, 应是世缘忘。 幽谷虽清隐, 高居第一香。 ……… 《兰》 李东 空谷溪边湿蕊黄, 幽兰泣露赛天香。 春风莫遣花倾国, 留得痴情似水长。 ……… 《兰》 李东 楚腰梦醒沐春风, 睡眼初开水剪瞳。 空谷香云藏翠袖, 清姿秀质出荒蓬。 当移九畹梅山下, 永结同心君子中。 不似姚黄唯色貌, 高标之意在苍穹。 ……… 《兰》 李东 一样梅花君子心, 青筠之质此中寻。 风梳翠发腮盈笑, 蝶弄罗裳香满襟。 寄语兰坡留色淡, 守身空谷向山深。 美人肯作相知者, 听我长歌复短吟。 ……… 《兰》 李东 行香行露复行风, 告别云山雾峡东。 剑胆千秋青帝赐, 琴心一寸子期同。 长怜塘岸生春草, 暗恨流光败锦红。 向晚孤眠幽梦里, 双栖玉蝶绿腰中。

C 竹
《竹》 刘和通 翠竹心很空, 昂首揽风云。 藤蔓心虽满, 缠竹曲附身。


郑板桥 (清) 画作 搜狐网络

《竹》 郑板桥(清) 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 《竹石》 郑板桥(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郭进 摄影

安宏志 摄影

《鹧鸪天 -竹缘》 丽仙妮 仙姿玉骨出自然, 幽雅疏影舞青鸾。 绿色精灵堪倾恋, 明月清风掬翠眠。 萦相思,绕心田。 嫩碧馨意梦魂牵。 金风玉露相逢处, 化解清愁总是缘。 ……… 《竹之襟怀》 丽仙妮 一襟风骨皆有因, 诗茶为朋竹作邻。 红尘路上万象生, 寻常心守八方静。 不求功名万世业, 只愿常棲桃源境。 洒脱常向山水隐, 清怀犹可鉴辰星。 ……… 《临江仙-咏竹》 丽仙妮 霜染风侵堪言写, 柔枝嫩叶尤烈。 别宛山林常独立, 蔬木碧水伴, 结翠清音彻。 傲雪迎寒性贞洁, 虚怀若谷高节。 四时八节不凋谢, 绿荫光摇曳, 绝舞弄风月。 ……… 《竹》 丽仙妮 含烟入墨写清痕, 刚劲凌风正气存。 不与百花争颜色, 素心雅儒逸仙魂。 ……… 《竹颂》 丽仙妮 幼居竹围后院丛, 静幽伴读别有功。 影缕纤痕烟透绿, 弄影摇曳声如钟。 虚怀若谷脱俗凡, 近窗闲赋清墨风。 自是湘子偏爱竹, 高风亮节入诗中。 ……… 《竹》 丽仙妮 含烟入墨写清痕, 刚劲凌风正气存。 不与百花争颜色, 素心雅儒逸仙魂。

D菊
《菊》 刘和通 不随群草出, 能後百花荣。 气为凌秋健, 香缘饮露清。


郭进 摄影


《七律-簪菊》 丽仙妮 西风一路碾香尘, 可叹秋心不解人, 惆怅难吟诗里韵, 黯然怎描画中春。 早知风月不关情, 唯倚空庭对花荫 。 未许孤芳清影秀, 簪来新菊慰心神。 ……… 《赏菊》 丽仙妮 缕缕秋风送香尘, 庭前遍洒月似银。 千姿叠影身虽瘦, 百媚含霜花撩人。 几缕暮云书往事, 一泓碧水话浮尘。 应忘天涯离别绪, 醉酒赏菊莫伤神。 ……… 《颂菊》 丽仙妮 金秋南山色彩呈, 东篱几处淡霜纷。 孤芳世外清高客, 漫洒微凉伴月行。 芙蓉缱绻并头醉, 彩菊缠绵连理亲。 沁透冷风香始送, 总招文人诵芳君。 ……… 《七律-傲菊》 丽仙妮 菊君早存长安梦, 满城尽把黄金弄。 常伴渊明抒傲狂, 亦随清照蔑嘲讽。 冷眼百花随风逝, 不畏寒风把香送。 销凝霜月影方开, 扶篱笑把秋风颂。 ……… 《七律-对菊》 丽仙妮 秋风乍起烟雨绕, 门庭秋君色正好。 孤冷难为九霄仙, 清高不赴蓬莱岛。 俏妆红锦透冷香, 绝影玲珑惊月老。 独自凌寒抱素心, 妍开超脱红尘道。 ……… 《金缕曲-秋菊》 丽仙妮 阴雨连番数, 乱娇妍, 孤影冷艳, 美人迟暮。 可怜芳清丽影瘦, 无端闲绪堆蓄。 烟迷雾, 淸秋如许。 前庭花圃徘徊处, 欲撰诗, 又怕添愁堵。 云遮月, 雁飞去。 凉风习习到琼宇。 菊已黄, 笼烟翠竹, 柔情丝缕。 百花散尽方吐艳, 尤有寒香折取。 扶篱笑, 谪仙思慕。 高士绝尘亲香泽, 入丹青, 恐𡖖素颜污。 脱红尘, 心如故。


《七绝•菊香》 王卫华 几度春华几度秋, 花开花落覆难收。 寒霜萧瑟雁鸣夜, 唯有菊香伴指柔。

岳继常(天蓉姨夫)四君子书法


四君子 郑板桥 画作 搜狐网络

四君子之古诗 《梅花》 王安石 (宋)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古 风》 李白 (唐)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 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 香气为谁发。 《题新竹》 杜牧 (唐) 数茎幽玉色, 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 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 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 何人爱此君。 《咏菊》 黄巢 (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