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住了一晚,酒店服务员热情似火,房间暖气也温度高,感受到了当地人的朴实。
一早出发去东千佛洞,位于瓜州锁阳城遗址附近,清晨的寒冷在锁阳城景点服务区领略了。一片荒漠中,寒风凛冽更增添了一份孤寂。

车子在一路颠簸中进入东千佛洞景区,西夏统治下,十一世纪后,通过西藏进行的中印佛教交流,使这里的壁画内容以密教题材为主,兼具汉密、藏密成分。 现存23个窟,仅10个窟留存壁画塑像,其中西夏窟有六个,元一个,清三个。
身临现场的自然景观可以更深入了解文化遗产。












印象深刻的是2号窟,一副色彩绚丽的水月观音壁画,通身晕染的绿色,观音婀娜的身姿。

2号窟是保留最完整的一个窟。图片还需要补充(因现场不能拍照,光线暗拍照效果不好)。
5号窟,文殊变,普贤变,描绘的较粗犷,塔侧婆罗树上倒挂的四只猴子🐒 在井中捞月。(图片待补充)
7号窟,接引佛,说法图,十分复杂,乐器多,人物84身,建筑复杂。图片待补充。
下午去榆林窟,是西夏(公元11~13世纪)艺术的一个分支。 开创于初唐(776~781年),盛于吐蕃,终于元代。
这次首次进入西窟参观,平时不对外公开。参观了32和33号窟。









西窟32号,五代,月光如来,梵网经变,画面中部画巨大形象卢舍那佛讲解戒律,两侧在山岳丛林景物描绘中穿插各种重戒和轻戒的有关情节,下部为各种听法众生。十重戒是此画的主题。 维摩诘经变,普贤变,文殊变。
西窟33窟,佛教圣迹图,降魔变,地狱变,龙王赴会。 地狱变是过去少见的题材,画面中心人物是地藏,两侧画阎罗王审判……
东窟参观了普窟清代5、11,五代12,19,吐蕃13,17,18号。
东窟参观了普窟清代5、11,五代12,13,19,宋17,18号。
12号,药王洞,天龙八部,阿修罗左手托日,右手托月。北壁,阿弥陀经变。色彩红绿晕染慕容夫人曹氏出行图。
13号,宋代塑像,普贤、文殊经变。
17号,斯坦因题记(1907年7月),湖南湘阴县蒋资生、英国总理教育大臣司代诺当幕游历到此。

19号,文殊变。凉国夫人供养像曹元忠供养像。


特窟参观了2号,两幅水月观音图,描绘温柔静娴的女性美,一副的裙饰白色纹边技巧。右下角玄奘取经画面。






3号窟,普贤变,山水画和人物画的结合典范。51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手拿共166种器物。











4号窟,藏密题材,绿度母,白度母像。

25号窟,元代,吐蕃时期,两大幅经变画,观无量经变(胖灵活舞者) 弥勒经变。







回程参观破城子遗址,登上古城墙眺望。










回程去敦煌经过大地之子雕像,沙漠里一个躺着的孩子,显得有点孤寂。





到敦煌赶紧来顿烤全羊犒劳一下一路的艰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