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岳州青瓷 继湖湘传承(13)
2019-3-22藏品:青釉五盅盘 编号:151 年代:南朝(约公元420年一589年) 盘高:4㎝ 口径:17㎝ 杯高:3.2㎝ 口径:5㎝ 窑址:湖南湘阴城关窑出土
青釉五盅盘是南朝、隋唐的最流行器皿之一,因在浅腹平底的盘内环置五个小盅而得名。此盘为南朝岳州窑青瓷制品,盘高4㎝,口径17㎝,杯高3.2㎝,口径5㎝。盘胎骨厚重灰黄,通体釉色青中闪黄,聚釉处呈玻璃状,釉面开冰裂细小纹片,观之晶莹剔透,抚感温润平滑。盘圆形,子口,平底,盘内五小盅,浅腹较浅,略高于盘沿,并利用釉的粘连与盘连成一体,盅盘连体相映成趣,蕴含五子登科寓意,由于该器物盅盘连体,不具备作为茶酒器实用功能,而是一件专用于墓葬的陪葬品。
南朝时,由于南方社会安定,士子“饮”风气渐盛, 各种饮茶用具也随之出现并增多。人们品茶,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形和心境、环境等,还要讲究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既可以冲泡出理想的茶汤,又可增强品茶时的文化氛围。所以古人历来很重视茶具。五盅盘是南方地区特有的既用来饮酒,又可以作为饮茶器具的青瓷器物,其造型精美小巧,功能实用。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各地墓葬中, 南朝至唐代的五盅盘也是很多,墓葬中的发现反映出社会上五盅盘的流行,同时小小的五盅盘上的五个小盅也方便聚友饮茶,成为士子饮茶的好选择。
茶圣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指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足以说明唐人对岳州窑评价很高,尤其是,直接把越窑和岳州窑并列在唐代六大青瓷最前面,可见岳州窑青瓷茶具的江湖地位杠杠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