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溪口-蒋氏故居(一)
2019-3-17蒋氏故居位于宁波市西南40公里的奉化溪口镇,东靠武岭南濒剡(发谈音流入奉化江)溪,北靠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美,由于这里是蒋介石的出生地及蒋氏父子的故里,溪口因蒋氏故居而引起世人瞩目,每日游客不断。
武岭门是进入溪口镇的必经之路,相传1929年前还是个小庵堂,旁设茶亭供人歇息,1929年蒋介石将这里改造成三间两房城楼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有“武岭”两字,外城门“武岭”两字,为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所题,内“武岭”两字为蒋介石亲题。
进武岭门后三里老街便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俩从小生活的故乡,沿街有小洋房,进入武岭门,左边是文昌阁,右边是武岭中学,蒋氏故居为群体建筑,包括文昌阁,小洋房,丰镐房,玉泰盐铺,蒋氏祠堂等建筑群,本篇重点向大家介绍文昌阁,小洋房和武岭中学。

沿着幽静小路踏石阶而上,能看到路边蒋介石亲题《乐亭记》石碑,再向前便到了文昌阁。


文昌阁又称奎阁乐亭,建于清雍正9年(1731年)至民国已破败不堪,1924年重建,至此年建成面积5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1927年蒋宋联姻后曾携宋美龄来此小住,1939年12月12日文昌阁被日机炸毁,现建筑为1987年国家拨款30万元,由东阳县木雕营造厂在原址按原貌复建。

文昌阁以块石垒台青传砌墙,飞檐翘角梁架雕人物花鸟,廊饰花窗葛顶悬红木宫灯,蒋介石改其名为乐亭,写有《乐亭记》以述其胜。

文昌阁为两层方庭,登阁观景,满目青山烟云,风景分外迷人,蒋介石回乡时常住此处。

文昌阁里供奉着“文昌帝君”像,成为人间文人的偶像冠名为“奎星”,所以文昌阁又成奎阁。蒋母王采玉望子成龙心切,且又信奉佛教,所以常带儿子到文昌阁跪在奎星前叩拜,蒋介石对文昌帝君十分崇敬,在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前,还跪在文昌帝君前祈求文韬武略。

一楼厅堂展示蒋介石夫妇的相关资料。

上得二楼为卧室与书房,室内展示蒋宋小住时的家具,墙壁上挂着宋美龄的画作。







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也有相当可观的造诣,据说她的钢琴也演奏的相当不错。

宋美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重要的是宋美龄是蒋介石最佳的外交助手。


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

1930年在溪口建成的小洋楼,面对剡溪所以称为“剡溪小筑”,因它是民国时期乡间少有的洋房且建筑又小巧,溪口人一直称它为“小洋房”这一较为土气的名字。
1939年12月12日,蒋经国之母毛福梅被侵华日机炸死,蒋经国回溪口奔丧,发誓报仇雪恨挥笔手书“以血洗血”四个大字刻碑立于丰镐房后门毛福梅遇难之处,溪口沦陷后日寇捣毁了那块碑石,现存碑石为1946年重刻碑石,后被移至小洋楼处。

1937年4月,蒋经国携妻儿从苏联回到溪口,这处山水相映的小巧洋气的房子成了他们一家的住所,楼上东首一间为蒋经国夫妇的卧室,中间是会客室,西首那间为蒋经国的书房。


小洋房位于文昌阁东侧,负山面溪,西式三开间平顶楼房,房顶水泥平台四周栏杆护卫,可乘凉赏月,览远山近水。




小洋楼有一条露天走廊,连接文昌阁。

















出得小洋楼前面不远处,就到了武岭学校旧址。


“武岭学校”在武岭门内侧,由蒋介石1929年创建,校舍由翁文涛设计,上海孙裕生营造厂承建,次年12月竣工,占地90余亩,有大礼堂,教学楼,宿舍,健身房40余幢,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布局疏落有致,绿化成荫,环境清幽。



独具特色的大礼堂外观堂皇内部精致,具有民国建筑风格。


大礼堂分为上下两层,楼下为学校开会典礼等活动,楼上为蒋介石接待国民党高级官员处所。




学校展览馆里详细介绍了,1925年春,已在国民党革命军中成为风云人物的蒋介石秉承慈母遗命,整合当地地方教育力量,将三所小学合并为一,建立“禽孝区立小学”,聘张葆元先生出任校长,1927年7月学校改名为“私立武岭学校”,蒋介石亲书校匾,时有学生300多人,1929年2月学校扩建,1932年2月蒋介石亲任校长。

















几处蒋氏故居游览下来已到午时,饥肠辘辘找个有当地特色的饭店愉快的进食午餐。







奉化溪口镇留下蒋氏家族太多的记忆,下篇再为大家介绍蒋氏家族上祖的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