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开
2019-3-8手机拍摄:老兵海钓
拍摄地点:天津西青
迎春花:别名迎春、黄素馨、金腰带,小黄花、黄梅、清明花、落叶灌木丛生,属木犀科,半常绿灌木。高可达5米,分枝很多,枝条直立或弯曲,小枝绿色有四棱角,常呈拱形,纷披下垂。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5枚,小叶呈椭圆状卵形,边缘有细毛。花着生上年生枝条。
迎春花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它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的花语是“相爱到永远”。
迎春花的外形很像一朵朵油菜花,它的花瓣一般有六至八片,嫩黄嫩黄的,很像一个个小小的太阳,花瓣每一片都很像枣核的形状。中间的花蕊是一排一排的软刺,很短很短,黄而发白的颜色。 在春天来临的时候,细枝长满花朵,其花小色黄,形似小喇叭,一簇簇密缀在碧绿的枝条上,近看如翠玉镶金,远望黄澄澄一片。迎春花的大小与梅花差不多,形如喇叭,色为鹅黄,从色彩学的角度来看,当是很“亮”的。迎春花常植于篱下路旁作“镶边”之用,倘是盆栽,特别是于深盆作悬崖状,使其枝条披拂下垂,盛花期时就很有看头了。那种缀满黄花的枝条如飞瀑自天而落,偶随轻风微微飘拂时,硬是让人感到那金光四射的“水珠”就溅落在心头了。
迎春花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地上一片洪水,庄稼淹了,房子塌了,老百姓只好聚在山顶上。天地间整天混混沌沌,连春秋四季也分不清。 那时候的帝王叫舜,舜叫大臣鲧带领人们治水,治了几年,水越来越大。鲧死了,他的儿子禹又挑起了治水的重担。 禹带领人们察找水路的时候,在涂山遇到了一位姑娘,这姑娘给他们烧水做饭,帮他们指点水源。大禹感激这个姑娘,这姑娘也很喜欢禹,两人就成亲了。禹因为忙着治水,他们相聚了几天就分手了。临走时,姑娘把禹送了一程又一程。当来到一座山岭上时,禹就对她说:“送到什么时候也得分别啊!我治好水是不会回头的。” 自大禹走后,姑娘就每天立在这山岭上张望。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从来没走开。天长日久,姑娘就变成了一座石像,她的手和荆藤长在一起了,她的血浸着荆藤。不知过了多久,荆藤竟然变水青、变嫩,发出了新的枝条。禹上前呼唤着心爱的姑娘,泪水落大石像上,霎时间那荆藤竟开出了一朵朵金黄的小花儿。 荆藤开花了,洪水消除了。大禹为了纪念姑娘的心意,就给这荆藤花儿起个名叫“迎春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