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平陆黄河古栈道
2019-3-6摄影:九爷
仲春的上午,我们摄影爱好者一行五人,驾车寻拍山西平陆坡底乡姚家坡古村遗迹中,途经黄河古栈道,又一次登上古道游览拍摄。

平陆黄河古栈道,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游北岸紧靠黄河的陡壁悬崖上,整个栈道在石壁的冲击处开凿的。栈道依山傍河,蜿蜒如蛇,时断时续,气势磅礴。栈道上残存的壁孔、底孔、桥槽、壁槽与立式转筒遗迹,类型各异。





古时唐代前多建都在关中,为保证首都长安及西北戊军的粮草供应,每年都要经黄河向长安送去大量的粮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漕运。 黄河漕运必经之路的三门峡,水势险恶,来往船只,十之有八要被河水吞没。有诗曰 : “鬼门幽幽深百篙,人门逼窄愈两牢 ,舟人叫渡口流血,性命咫尺轻鸿毛”。从西汉开始,每年枯水季节,都要征调大批人力物力对这一段黄河进行疏通,并修凿栈道。所谓栈道,就是在黄河两岸的峭壁悬崖上凿出一条狭窄的石路,路断处凿上一排深深的四方洞,塞上木桩搭成栈道,供船夫们在上面拉纤,牵拉着运粮船只慢慢向前。







黄河栈道遗址,开凿于汉代。栈道依山傍河,时断时续,气势雄伟。大多先依山腰向内开凿成“凹”型通道,然后在通道岩石上开凿方形壁孔、牛鼻孔、底孔等,再插以木梁,梁上铺板,形成完整的栈道。






走在古栈道上,可看到开凿在栈道壁上的一个挨一个的四方洞和牛鼻形穿孔。这些四方洞,散布在整个栈道的石壁上,古时石洞上钉进木桩,人们借以向石壁攀登。“牛鼻”是系上绳索让纤夫攀援,遇到风浪,还可就近把船栓住,纤夫暂时休息,等风平浪静时再拉船只向前。






平陆黄河古栈道,2006年6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文物局颁布平陆黄河古栈道为中国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