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里觅友清欢》
2019-3-3在诗词里觅友清欢 / 文:金贵妃 阳春三月,一树树火红的木棉花点燃了穗城的春天,也撩动了诗人们心里的格桑花。我们从诗行的那端向番山禺山的雅逸轩走来,不为春的青黛与芬芳,只为觐见在诗行中遇见的那道让我追随与翘勤五体的风景。 -------------题记
尽管,我只是沧海一粟,缘分的指引,却被无数朵浪花带进了大海的中间。 从聚缘文学、卢沟诗社、秋之韵文学社到丰台文学,十年多来,认识了许多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以及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无数次同文友们一起踏歌浅行,在文学的海洋里徜徉,静静地凝一片诗心;渐渐地看到前行路上,为我余生点亮的那束理想之光。
最是2019年3月2日,受秋之韵文学社组织委托,与秋之韵副社长:静雅轩主、穿石前往广州番禺拜访诗坛泰斗包德珍老师,与广州诗词界有影响力的诗友:海琴斋主、广州港郑尚越和澄迈老人会晤。记忆尤深。
包德珍,网名渔艇丽人,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华诗词论坛坛主、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研修班导师。

那日,我们在包德珍老师女儿家富有艺术气息的厅堂里打坐;在浓厚的诗词雅语中,砌一壶小青柑,围坐包德珍老师旁边,聆听老师的经典,耳濡诗友的文采,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包德珍老师,一位40后的老诗人。初见时,给我们的印象是:资深诗人的厚重与敏捷。 她思维清晰,动作利落,字句精炼,口吐莲花。 行走在文学的彼岸边多年,我一直是站在诗词队伍中的门外汉。却被包老师的精气神深深折腰。 包老师说:“入诗如同入道,要把诗的载体分清,不能随意写诗,随意写词。”正如海琴斋主说:“写诗词,除了要玩得高兴,更要玩出水平。”

细雨难滋墙角草,狂风不灭腹中灯。-----------包德珍(诗词) 她的诗词炉火纯青,功底深厚。字里行间渗透着生命的内涵和其艺术之美。堪称诗词界的翘楚。她不仅追求诗词的完美,更表现出一种为中华传承文学献身的精神。为将平水韵诗词传承下去,她亲自拉起了《丽人学诗》辅导群,为新老诗词学生一 一进行切磋斧正、上课指导。一首诗词,一曲心水,学员的每一首诗词,都凝聚了她关注与关爱的拳拳之心。
人生,活到极致,便是素与简。 素,是宁静淡泊的追求;简,是心灵没有荒芜的杂草。不以斗米使权贵,不为取宠失诗心。正是因为看到了包老师的这颗纯洁的诗心,才感染了我们身边这群人。

(包德珍老师的一字功)
熟读她诗词与了解她的人,除了仰慕她的文采诗心;更钦佩她的德艺双馨。 她热爱生活,舞姿轻盈。一个在旁人眼里,怎么也拉不出的“一字舞”,她却能利落得柔若无骨地大写在长椅上,如她的文字那样婉约中带着刚毅。 还有,她的太极、她的行草,如行云流水,动静娴熟;让我这位60后都自愧不如。

“芳径,芹泥雨润。”几行诗意及时地沐浴了我的灵魂。 余生,在寂寥里打坐,不如在诗词里觅友,在心灵的文字里清欢。如诗词如文字如生活,我都愿学包德珍老师那样,做大海里最优雅的一朵浪花。指染馨墨,心揣焰火,哪怕是微弱地,也要汇入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中。 2019.3.3写于顺德

图片来自网络、自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