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飞来峰元代佛教石刻造像
2019-2-27杭州灵隐飞来峰相传是从西天外飞来,飞来峰是西湖边的一座高二百多米高的石峰,据说是从天竺的灵鹫山飞来的。灵隐飞来峰石刻造像群目前在编造像115龛,约390余尊,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有345尊,是浙江省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处摩崖造像群。


飞来峰一名灵鹫峰,在灵隐寺前,海拔168米,古木参天,岩石突兀,如矫龙、奔象、伏虎、惊猿,堕者将倾,翘者欲飞。峰下有龙泓、玉乳、射旭等天然岩洞,回旋幽深。峰前有灵隐涧,平时涧水清澈鉴人,但一到梅雨季节,却水势汹涌,声如隐隐雷鸣

飞来峰在地质构造上属石灰岩,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怪石嵯峨,古树繁茂,且洞壑遍布,传说有72洞,大多已经湮没。

飞来峰龙泓洞口有理公塔,一名灵鹫塔,是杭州现存唯一的明塔,用石块砌成,六面六层,殊为罕见。全塔由下至上逐级收分,结构朴实无华,别具一格。

清代汪适荪有《游飞来峰》诗:“峰峰形势极玲珑,灵根秀削摩苍穹;一峰已尽一峰起,奇峰面面无雷同。我来绝顶徘徊久,天风飒飒吹襟袖;恍疑羽化欲登仙,此峰自合名灵鹫。”看来这位汪公是道教弟子,假如他是一名佛家弟子,他肯定不会爬到绝顶上去寻找羽化登仙的感觉,而会下得峰来,到青林、玉乳、龙泓、射旭、呼猿诸洞去寻访洞中的菩萨。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在飞来峰诸洞穴及沿溪间的峭壁上,雕刻着从五代至宋、元时期的石刻造像470多尊(其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年代最早的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公元951年所造。这些精美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的珍贵历史遗产。


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表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