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重口味吗?” 不要误会。 这里要讲的是咖啡。 你说“咖啡难道也有重口味吗?” 当然!喜欢重口味的一般就算喝拿铁,也会来一句“麻烦加个浓度”。比如在困得睁不开眼睛的早上,土旦会要求店员加上“两个或三个”。 开罗的每一条大马路或小街上都会有咖啡馆的存在,或老式,或新式。如果是球赛的日子,不管是哪种咖啡馆都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地坐满了客人。如今出了一位国宝名将“萨拉赫”,好家伙,风靡的粉丝遍及了全世界。
那么埃及人究竟喜欢喝茶还是喝咖啡?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埃及人基本上喝茶和咖啡的次数在一天当中是平均的。阿拉伯男人闲来无事喜欢泡咖啡馆,不管是去喝茶还是喝咖啡。阿拉伯女人婚后以家庭为重,而她们的男人更喜欢和自己的朋友们一起待在咖啡馆谈天说地,消磨时光。如果人生有个家,在阿拉伯男人的世界一定有两个,一个是生,一个是活,前者是必需存在的家庭,后者是赖以生存的咖啡馆。
#纳吉布.马哈福兹咖啡馆门口
19世纪中,埃及出了一位大文豪“纳吉布.马哈福兹(Naguib Mahfouz)”,1988年他凭着早年发表的“开罗三部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年他还未成名的时候就喜欢在咖啡馆写文章,其中有两家比较有名气,一家是在解放广场附近,另一家在哈里里市场。在解放广场的那家从外面看起来不大起眼,经过时不是特别介绍的话,很可能就湮没在周围鳞次栉比的商店里。而在哈里里市场的这家叫做“Naguib Mahfouz”,外面看上去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加上后期重新装修过,在破旧的哈里里市场里分外显眼。一进门的墙上挂着各个时间段的马哈福兹照片,这里的侍应穿着制服,头上顶着在国王时代只有上等阶层才可以戴的红色‘Pasha’帽子,因着这样的关系,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好像自己的营生比普通咖啡馆的侍应生更高端一些,脸上有些高傲地紧绷着。除非哪天突如其来的好心情,才会笑嘻嘻地告诉客人“那、那张就是大文豪当年坐的桌子”,其余大多数的时间脸上一脸嘚瑟,反正他们心里面知道马哈福兹老人家也不会爬起来状告一下至今还在利用他消费他的人们。这里的茶或咖啡喝起来口感都比较普通,最好喝的是一种叫‘Sahalab’的饮料,白色稠状,味道甜甜的,还可以随意地撒上椰丝、葡萄干和果仁,夏天喝顶饱,冬天喝顶暖。PS这里黄金时段还设有最低消费。


#好喝的Sahalab

在哈里里市场这个著名景点区内的咖啡馆比目皆是。只要一下了旅游大巴,左手边一大片的咖啡商家们就会嬉皮笑脸地上前吆喝过路的游客们进去坐一坐,当你有种“走过不买也看一看”兴许可以体会一下异国风情的时候,你已经踩中了坐下随便喝点什么也会被宰的雷。不过,花点小钱,图个主客开心,何乐不为呢。

你要是问我这里哪家最好?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但不得不提的是一家叫“费萨维咖啡馆(El Fishawy)”。这家咖啡馆在小巷子的小巷子里,游客一般会很难才找到,对于老开罗来说,轻车熟路很easy。据说它比金字塔更能代表开罗,是最古老、名气最大的咖啡馆。咖啡馆分里和外,外面其实就是占用了整条小巷的过道,放着几十张黄铜面小圆桌,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大小铜镜,镜子的木制边框看着残旧不堪,连镜子本身经过岁月的变迁也有些模糊不清;还有一些看上去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都是各行各业的名人,当然也包括曾在这里驻足过的马哈福兹先生。店内的灯光昏暗,几个像是随时会掉下扇叶的老掉牙吊扇在吭哧吭哧地转悠着,旧照片的后边有一扇极为隐藏的木门,里面摆着费萨维先生工作过的桌子和一些据说是很多名人都坐过的破旧古老沙发。“寂寞星球埃及”这本书里有重点介绍过这家咖啡馆,所以在它营业的时间内,外面永远是挤满了大眼瞪小眼的本地人和来自各国的游客,人多找不到坐位的时候,拼桌也是家常便饭。大家面前不是放着一杯茶或咖啡,就是阿拉伯有名的“水烟(shisha)”,烟雾缭绕,似梦似真的剧情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着,哈里里特有的猫咪在桌椅下面乱窜,想从街的这头逛到那头的人们没有这种特异功能,不得已时只好绕道而行。而它唯一安静的机会,恐怕只有在斋月里。一来人们都在把斋,开斋后才营业;二来斋月来埃及游玩的人不多,属旅游淡季。

#费萨维咖啡馆






往哈里里市场里面走,还有一条著名的“穆阿兹”大街,在这条街的尽头处有一家叫“翁姆.库苏(Om Khlghum)”的咖啡馆,翁姆.库苏是埃及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在她从事演唱五十年的生涯,唱过七百多首曲目,她用通俗的语言为阿拉伯人们演唱,音色优美。曾获阿拉伯各国授予的国家荣誉奖、头等艺术奖等最高荣誉。听过她的歌,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她幽怨的嗓音撩倒,也成为迷妹,真的。在这个咖啡馆的门口放着她的石膏真人尺寸的塑像,内里的墙上挂满她及其他名人的照片,音箱里永远播放着她的歌声,喜欢她的人们在这里一口咖啡一口水烟地隔着空气向她致敬。土旦人生的第二次抽水烟也献给了以她命名的这家咖啡馆。

#翁姆.库苏咖啡馆


至此,已经写了三家在哈里里景区最有名的咖啡馆。你以为结束了吗?Oh No,这才是开始。 在开罗最地道的当地咖啡分两种,一种Nescafe,一种‘土耳其式(Turkishy)’。先说说土耳其式,这种咖啡是用一种小铜壶烧成,壶里放水再放咖啡加热,不断搅拌,动作要轻柔缓慢,表面出现泡沫时,壶离火,泡沫落下再经过几次沸腾,水煮到原来的一半,才大功告成,然后倒在非常小的咖啡杯里。这种咖啡会加丁香、肉桂、豆蔻,味道比较特殊。喜欢的人爱死,不喜欢的恨死。喝之前,侍应都会问客人要什么口味的?苦(Sad)、微甜(Masbuta)、甜(Ziyada)。据说从喝完的咖啡面,会看的人还能借此算命或算运气呢。你说人生要是像喝咖啡一样能够选择可苦可甜得有多幸福。

好,说重点,土旦喜欢的是Nescafe,这种其实就是把速溶咖啡加糖和奶粉放在杯子里,使劲搅拌,打到差不多起泡,烧好的滚烫水往杯子里一冲,和拿铁有点像,味道却比拿铁要厚香。最好喝的是在哈里里Noor的店里,每次逛到他们店里刚一坐下,Noor就会外卖点上一杯Nescafe,这家咖啡小店或许就隐藏在哈里里的某个角落里,送咖啡的阿伯上了年纪,盘子里摆满了各种饮料却从不会洒翻一滴。每一次的咖啡都让人心满意足地喝到见杯底,再舔一舔上嘴唇残留的味道,呱呱叫。想起这杯Nescafe,就想起年纪轻轻,头发掉了大半的Noor,Noor在阿拉伯语是灯和亮光的意思,他学过汉语,非要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叫“光光”,中文说人如其名,大抵是这样。
#不知名咖啡店的Nescafe

说来也巧,临别开罗前友人带我去一家叫“Panorama El Hussien”咖啡店,碰巧这家是我刚到开罗和朋友们曾去过,只不过那时候在二楼吃了顿午饭就匆匆离开了。这次我们上了三楼,这天是斋月的一个晚上,从咖啡馆顶楼的角度往外看,哈里里四面八方的景色尽收眼底,开斋过后的人们在大马路上喧嚣吵嚷欢聚中,路面的灯火辉煌,凉风扑面而来,第一次尝试一种榛子口味的土耳其咖啡,好喝得一连点了两杯。心里有种诧异,十年的埃及生活怎么竟然不知道这种咖啡。更奇怪的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喝这种咖啡在这家最后一次光临也是第一次曾光临过的咖啡店。人生所有的缘由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巴纳拉马咖啡馆

#我身后是斋月里热闹的哈里里市场夜晚

讲了那么多老式的咖啡馆,开罗也有很多新式的咖啡馆,这里去Costa的比去星巴克的要多,还有Cilantro和Beano’s等等也是本地人喜欢去的咖啡馆,这种西式的咖啡馆和世界各地的咖啡连锁店都差不多,侍应生穿着各自店内的制服,咖啡都是方程式冲泡,最多是有的咖啡店的咖啡豆新鲜一些,做咖啡的手巧一些,能拉出各种图案的拉花,让人感官愉悦一些。而我,最喜欢点上一杯大杯的拿铁,一整杯都喝完后,还剩下那个美丽的拉花在杯底。PS 埃及人讲究在喝任何饮料的时候,都留一口杯中的饮料,这是西式餐桌礼仪的一部分。土旦倒觉得人生可以任性地留一口或者一口也不留,礼仪是做给别人看的,能自乐随心随意就好。搜集照片才发现,所有和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都是在不同的咖啡馆里。如果要说这些故事,恐怕一千零一夜也说不完。OMG,惊觉土旦在开罗的十年里,命都是咖啡给续的。

这些众多的咖啡连锁店在华人众多居住的“马阿迪”区更多一些,有条街叫‘九街’,街上布满了各品牌的咖啡店。有一个老铁在认识我的时候就说过要开一家咖啡店,在我离开开罗不久之前,他和朋友的咖啡店也开张了,就在九街,叫 “Shobakhabibi”,店里的主打色是铁芬妮绿,色彩夺目,他们店里的Nescafe也特好喝。这里帮老铁卖个小广告,他们店主打是埃及本地菜,有机会,你们一定要去尝一尝。说我的名字,不光有折,运气好还免费。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复返⬇️

说了那么多咖啡店,除了各大酒店内的优雅咖啡馆,让人最忘不了的还是在刚去埃及没多久的平淡日子里,和蛋蛋、Hazel、小龙和小雨在解放广场附近的一个露天咖啡馆,甚至连它的名字都不知道。只记得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一堆人喝着咖啡喝着红茶玩多米诺和埃及夹棋,骨胶原蛋白的笑声充斥着黑夜亮晶晶的星空,古人一早说“人生得意时须尽欢”,因为你后来才懂得,五花马,千金裘都换不回来那样的一个美丽夜晚。

电影【开罗时光】里有一段,女主茱利叶突然出现在开罗老式咖啡馆里寻找塔列克,整个咖啡馆都是说着土语的阿拉伯男人们在高谈阔论,他们很诧异一个女人的出现而瞬间安静下来,连眼睛都不带眨地盯着她观看,这还是一个外国女人,塔列克看到女主后迅速拖着她的手离开。这一幕尽管不是这部戏的重点,却给土旦刻下深刻的记忆。就像这部戏一样,所有求而不得的爱情片里都和咖啡馆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所有似曾相识的情感都散发出如咖啡般的迷人香味。尼罗河静静在这个国度流淌着,而咖啡在这个国度的子民里喋喋求存着。

“未见过开罗的人等于未见过世界,她的土地是黄金,她的尼罗河是奇迹,她的妇女就像天堂里黑色眼睛的圣女,她的房子就是宫殿,她的空气柔软得像芦荟木般香甜好闻令人喜悦。开罗怎能不是这样呢,因为她是世界的母亲。”借用电影里的一段作为ending。

Tea or Coffee永远是人生一道选择不完的题项。“Excuse me,还是请给我来块‘起司蛋糕’吧”,当每回把厚重的奶油和奶酪放进嘴里快融化时,都会觉得人生永远甜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