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强”到“包容主义”
2018-12-25从“自强”到“包容主义” ——评老玩童国学天地之《自强与包容》 某君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却于1927年3月28日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主张“清党”,揭开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序幕。 难道此君非君子乎?——不是有言谓君子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乎? 不同阶级之间为着各自的利益而争斗是不是一个客观存在呢?有马克思主义者就有反马克思主义者。毫不奇怪,这是辩证法。包容与否是不是还有个立场问题呢? “是”与“非”、“是是非非”、“一元”“与多元”在学术上可共存,这也毫无疑问,学术就是用来讨论的,学术要自由,没有对立面如何进步?但是,搞政治要应用,你一只脚走马路,另一只脚走非马路,如何前进?——可见,在政治上,立场问题是个根本性的问题。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毛泽东为什么说“焚坑之事待商量”? 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是说什么? ——始皇帝非君子乎? ——农夫东郭君子乎? 对待文化遗产,毛泽东说的是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强调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鲁迅的“拿来主义”则是针对“闭关主义”而言的,他强调的也不是一味地拿来,是批判地拿来,拿来做什么?是用!不是看着好玩!关住门子,何以能进去,所以开门拿来再说。择有用的为我所用才叫包容。 面对一堆屎,假若有人令你必须吃下去,包容主义者是不是会吞下去吃个痛快呢?我看会的。不是厚德么?——就是屎也总有点可吸收的东西吧?何况“我自强”呢。包容主义者于是小心谨慎地用纸将屎包起来,送到嘴边,闭住眼,把这屎吞下去了,——没死,倒还觉到了饱。别人令吃,便吃,吃了一堆屎,也还觉到了饱,过一会竟又觉得香起来。 ——这不是阿Q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