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渭水源(摄影师:记性差点)
2018-12-24渭河源徒步/竹梅(刘玉华)
渭河源远万年流,如玉冰峰雾隐幽。
入九寒天攀峻岭,携朋雪地探奇沟。
千年古庙钟声响,一刻凡心闹事休。
短暂人生慈爱重,江山共乐放歌喉。
渭水源景区位于渭源县城南25公里,距兰州省会城市160公里。交通便利,可达性较好,处大兰州经济圈,区位优势突出。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的渭河源景区,渭源境内长50公里。整个景区植被茂盛、绿草如茵,步移而景换,时而山环水抱、景色奇秀,时而地势险峻、飞泉流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底。


渭源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县城距省会兰州市174公里,距陇海铁路陇西站5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2′~104°49′,北纬33°26′~35°07′,全县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1]


植物资源 渭源县林木和草本植物共有99科573种。林木树种有30个科138种,其中乔木主要有:油松、云杉、冷杉、华山松等35种,灌木有:沙棘、枸杞子、山楂等130种。草本植物共有69科435种,主要有:当归、党参、贝母、柴胡等


渭源旅游资源是一个以名胜古迹为主导,以自然风光为基础,以民俗风情、商贸节会和城镇游乐为衬托的复合型旅游资源系统,其种类多、富集性高,呈多点群团状分布,颇具开发价值。现已开发莲峰揽翠、首阳双冢、天井幽谷、石门夜月、太白云海、君山夕照、灞陵观潮、高崖花会、鸟鼠同穴、长城古韵、五竹积雪、鹿鸣惊梦、索林涛声、双门踩浪、船崖巨舫等16处旅游景点。正式向游人开放的有陇上碧莲莲峰山,渭水长虹灞陵桥,云端仙境太白山,三国古道双石门,神奇美丽天井峡,古雅通幽首阳山等六处旅游风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莲峰山 莲峰山景区被批准为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因九峰环峙,状似莲花而得名,俗称马鹿山,古亦称西五台。据考证,这里曾是伯夷、叔齐隐居,采蕨而食的主要场所,历史上一些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为莲峰山秀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常有涉足。元代时期这里的宗教曾昌极一时,至今遗留下一些石窟、寺庙、以及残境断碑与文化遗迹。





县内渭水流域现存的大量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遗址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 衍生息,过上了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尚书禹贡》载:“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水经注》云:“渭水 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鸟鼠同穴之山来脉于昆仑西顷,是一座名列经传的千古名山,这里有秦献公兵临渭首留下的古老军事遗迹,有秦皇巡视长城、隋炀 帝西巡狩猎的人文历史遗迹。鸟鼠山“品字泉”涌出的惠泽秦陇的汤汤渭水,更孕育了博大多彩的华夏文明和独特的渭水源文化。“追溯方知源头远,缘流始觉渭水 长”,渭水源是周、秦、汉、晋、北魏、北周、隋、唐中国历史辉煌时代的渊源,是华夏文明的血脉之源,是秦陇大地的情感之源。


渭水源现八景 灞陵桥 灞陵桥坐落在渭源县城清源河上的灞陵桥, 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一座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全长40米,跨度29.5米,高15. 4米,宽4. 8米,底部以并排10根粗壮圆木并列11组,为定西地区的旅游标志。


莲峰山 莲峰山位于渭源县城东南34公里处的森林公园,因九峰环峙、形似莲花而得名,又因马鹿成群出没于山林俗称马鹿山。景区内有大山、二台、三台、四台、五台、后五台、皇洞、释迦庵、老君山等形态各异的九座陡峭山峰。

首阳山 首阳山与莲峰山遥相呼应,位于渭源县城东南30公里处,因列群峰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首阳山。商末周初,孤竹国二皇子伯夷、叔齐因互让君位和耻食周粟而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直至饿死于此,首阳山也因此名扬天下。


天井峡 天井峡位于渭源县南部距县城25公里的石门水库后面,横亘十五里,峡谷两边山崖陡峭、怪石磷峋,谷底清流淙淙、树木葱茏,上仰蓝天,中开一缝,就像大锯解开的板缝。


太白山 太白山位于渭源县城西南25公里处,距省城兰州150公里。相传太白金星在这里修行悟道,因此得名。


渭水源 渭水源,全称“鸟鼠同穴山”,距县城西南十公里,是渭河的发源地。渭水源南侧的山谷有3眼清泉喷涌而出,形成一个倒“品”字,为“品字泉”,便是渭河的源头。品字泉边建有禹王庙,是为上古时代治理水灾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夏禹所建。

双石门 双石门位于渭源县城南40公里处,距省城兰州 164公里,集险峰奇石、草地野花、珍稀动物、历史传说于一体的生态景区。


秦长城 渭源县境内的秦长城,修筑于战国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长城在渭源境内,经过4个乡镇14个村,蜿蜒起伏36公里进入陇西县境。这段古长城大部分地段残高在3米左右,少数地段超过8米,每隔1里有一小烽燧,10里有一大烽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冬天的风景别有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