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凝霜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舌惑•寻味】好吃又营养的石头粿

记得第一次到徽州,虽然天寒地冻,我还是一大清早去渔梁坝看日出。走过街口,看见不少人排着队在等锅里石头压着的"煎饼",奈不住好奇,问,答是石头粿。于是,加入队伍,捧着两个热乎乎的石头粿子,坐在渔梁坝上看渔夫撒网作秀。一口下去,一股炒黄豆粉的香味扑鼻而来,空气中便弥漫起小时侯的味道,滋润而不腻的口感,在这寒冷的冬天如同练江里蕴蕴雾气,飘荡着一丝暖和。从未吃过把炒豆粉裹进馅里的粿子,第一次就勾起了我的馋虫。此后,念念不忘,每到必啖。

石头粿是徽州传统面食,早在清代即负盛名,是有口皆碑的美食。粿是徽州地区当地人的俗称,因为制作中用石头压住,所以称为石头粿,也叫黄豆肉粿。

石头粿用猪五花肉丁和炒黄豆粉拌成馅心,用面皮包上,收口捏紧,推粿成圆饼,然后放在平锅中烙,每个饼子上放置一块石头压著,放石头的目的是为了传热均匀,使馅心熟透,饼不翻面而是边烙边按动石头,使内部油脂渗出,一直烙至熟透即成。

旧时徽州人外出经商,一路跋山涉水,食无定时,居无定所,且又素来勤俭,逐在出门前做些干粮带到路上吃。所带食品一要好吃;二要不易变质;三要吃了不口渴。带什么好呢?徽州人很聪明,他们将豆油或菜子油(即沉淀在装油容器中的部分)加盐拌和在面粉里,用中间可以滚动的木头轱辘,将油面团辘制成圆圆的粿胚,包入用石磨磨成的炒熟黄豆粉(也叫豆皇),然后在平底锅中,加块祖传的砖石压着,以文火烫熟.。此物既好吃又不易变质,还便于携带,随时随手可食。如果用碳火烘焙来吃,香味更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粿常常是母亲或妻子亲手制作,吃上它一能节省路费盘缠;二能记起亲情乡情;三能激励徽商不畏艰辛,奋战商场。相传乾隆皇帝微服南巡扬州时,在客栈中遇一汪姓徽商正在就着茶水吃此粿,一阵淡淡的油香传入乾隆鼻中,引发食欲,逐讨个来吃,食后赞不绝口,回朝后还与户部尚书曹文埴提及此事,赞其为食中佳品。

徽州石头粿的粿皮实际上就是千层酥饼的油酪面,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不会再用油脚而是用清亮新鲜的油和面了。而馅也有使用各种鲜蔬菜(如菠菜、青菜、苋菜、韭菜、萝卜丝、南瓜丝、茄子丝等)、腌菜、粉丝加豆腐等,可干可湿,辣味咸淡任意调节。但除用豆皇、腌菜以外的馅只宜现做现吃,不宜久放。

石头粿看似普通,确是健康营养美食。黄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5%,蛋白质的更小单位是氨基酸。在大豆蛋白中赖氨酸较高,蛋氨酸较低,而玉米、面粉却恰恰相反。徽州人用面粉和黄豆粉加油和面做成豆皇粿,起到了营养互补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601 投诉

已有3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蒹葭凝霜
创作 3 粉丝 3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