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myong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12月6日 2018

南关口:铁狮子叼来的村庄

— 原创 —

关于南关口的由来, 沧州流传着一个传说……

老时候, 石碑河边有一座旧州城, 形状像趴在地上的大牛, 人们叫它卧牛城。 运河边有一座沧州城, 形状像顶乌纱帽, 人们叫它幞头城。 相传, 幞头城是从卧牛城搬来的, 搬家的时候, 正赶上黑灯半夜, 全城的人一个挨一个, 从旧州一直排到运河边上, 把旧州城上的砖一块接一块的传到运河边, 那边拆,这边垒, 只用了一宿的工夫, 一座沧州城就垒起来了。 于是有了这样一副对联: “南运石碑共涟漪,幞头卧牛两相依。” 城墙好搬, 住家难移, 可把人们愁坏了。 第二天夜里, 卧牛城的铁狮子动了起来。 它来到城南, 一口就把南关叼了起来, 狮子头一摆, 不远不近, 就把南关甩到了沧州城的南门旁边。 铁狮子喘了一口气, 又来到城西, 铆足了劲, 一下又把西关叼起来, 一摆头, 不偏不倚甩到了幞头城的西城门外。 这时, 鸡叫三遍, 天就要亮了, 铁狮子不得不归了位。 到现在, 旧州只有东、北二关, 沧州就只有西、南二关。

据《县志》记载,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 山西移民来此建村。 村处沧州城南, 在运河南岸设有摆渡口, 是南运河南北主要交通路口, 故村名为南关口。 当地惯称南关。

南关口村 隶属沧州运河区南环办事处, 村庄位于南运河西侧河套之内, 南北均靠运河的河湾之中。 全村有253户、320人,均为汉族。 村庄姓氏以朱姓、胡姓居多。

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一些城中村在逐步的纳入拆迁改造, 城市的记忆在慢慢消失……

南关口

入村的必经之路

村庄中心路南的胡同

村支部副书记

村民旧房内部装修

一方水土的眷恋 1953年, 沧州发大水, 运河河湾里的南关口被淹, 当时村子里大约有40多户人家, 房子都塌了, 公社安排村子迁址到河套以外, 结果村民们不同意, 大水过后, 结伴偷着回来盖房, 总之是对这块土的眷恋, 如果不是偷着回来建房, 南关口村早在60多年前就不存在了。

过去运河摆渡的渡口-南关口位置

村北仅剩的菜园

村庄现状

胡同里生长的白菜

外卖

村庄现状

运河钓鱼

村子有两个超市, 村口一个, 进村约200米一个。

村里唯一的诊所

公益广告

大队浴池

村子里简陋的制酒作坊

村民待租的房子

村口修车铺

村里最年长的老人, 老人名叫李树红, 娘家西花园村, 今年89岁, 身体健康, 耳不聋眼不花。 孩子们很孝顺, 家庭很和睦。

朱凤桥 村支部书记。 1978年6月, 初中毕业, 放弃了高中学习, 年仅16岁, 参军入伍。 张家口当兵三年, 复员回家后, 建筑队干木工、干维修, 1984年,父亲过世, 放弃了建筑工地的工作, 回家种地。 1993年, 村委会选举, 被村民选为村长, 年仅30岁, 是当时河西公社最年轻的村干部。 1999年, 当选村支部书记至今。

在上个世纪70年代, 当兵是年轻人非常羡慕的职业, 军装更是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时尚装饰, 绿军装不但帅气好看, 更是人们心目中无比崇高的精神形象。

78年也正是改革开放的开始, 喇叭裤、蛤蟆镜也是地方流行的时尚装饰。 这张照片时代信息更加丰富, 体现了70年代, 年轻军人, 更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村两委班子成员

影像调研进行时……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393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Yzmyong
创作 75 粉丝 1496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该糖水受保护
最爱吃的炒菜是什么?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