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烟轩琴阁 照片/摄于浙江大学朱仁民艺术馆 音乐/巫娜--心法青山
-----记朱仁民用艺术拯救生态(一)

银川的艳阳隆冬。一万三千亩的荒芜一马平川,仅有的一颗老柳树孤寂地站在将要消失的地平线上,恰似一副淡金色的印象派油画。

风不动,水不行,阴不湿,阳不露,这季节"秋收冬藏"。哪里是是"青龙白虎"之所在?哪里是"朱雀玄武"之禅机?谁人将针灸般的地拿准龙脉?在这一万三千亩的冻土上精确定位。

朱仁民教授夹着地形图,一遍遍地用他的大头皮鞋拔扬起干涸的黄土。大西北平原上何来这棵苍劲葱郁的老柳树?不论其来自天上或地底,抚育生命的水源必定浩荡地止蕴含在这块场地之下!无疑不久的春夏,朱仁民教授将使它变成赛上江南般的你的美妙,让水体把场地漫划成迷宫般的绿色。

朱仁民教授屏息捕捉那一丝气息、一缕微风,一椈黄土、一勺潮水,分明听见了万亩芦荡摇曳的天籁;分明看见了百万只水鸟掠起的光影;希声的大音,无形的大象将园区入天然的生态世界。

这便是朱仁民教授在这块场地中所寻求的品质、秩序和艺术自然主义之所在,他不敢对天精地灵有丝毫的冒犯,小心翼翼地在场地东南主轴上轻轻地置上了千步廊桥,它将穿越南北园区丝毫不犯地轻架于湿地之上。

生态就是这里的灵魂与生命。


戊戌.十月十四.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