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湖的鸬鹚
2018-11-1赤麻鸭走了,斑嘴鸭来了。斑嘴鸭走了,绿翅鸭来了。绿翅鸭走了,白鹭来了。白鹭走了,鸬鹚来了!是的,鸬鹚,就是鸬鹚!鸳鸯湖的这片小小水域,成了多少鸟精灵的栖息地啊。鸬鹚过冬都是在南方过的,可是马上就要入冬了,这几只鸬鹚依然还在鸳鸯湖自在生活。更深的意义是它们完全不同于南方大量的经过渔翁驯化的鸬鹚,这是野生鸬鹚,属于濒危物种,全亚洲只有五千多只,数字准确到了个位数。事实证明,我们的鸳鸯湖已经成为了它们的快乐家园。
鸬鹚的飞行能力很强,能长时间在高空飞翔。初来乍到的时候胆子有点小,看到湖边人多了,就会飞到渭河区域去。现在绕湖飞翔,很低,离得最近的时候都能听到它们煽动翅膀的声音!有些图片因为来不及调整焦距,几乎就是满屏,这样就能仔细观察它的体貌特征了,有一定的科普价值哦!





来看看鸬鹚入水的瞬间。它们的体型较大,体长约70-80厘米,所以入水的重力控制要得当。这一对鸬鹚双双入水,湖水被芦苇和秋叶染成了彩色,非常漂亮的场景。


它们进到湖里可不是去玩耍的,它们只有一个目的:捕食。鸳鸯湖中的鱼类资源丰富,公园每年都要花资金播撒鱼苗并管理,湖水的水质也没有污染,这是为什么这么多水鸟选择鸳鸯湖栖息的主要原因。
在水中,鸬鹚大多数时间是在潜水追捕鱼🐟,探出水面的时候也只是脖子以上的部位,不注意的话不好发现水中的它们。


它们的翅膀没有其它水鸟的天生的油脂,所以一进水就湿透,当你看到鸬鹚在水中张开翅膀的时候,那就是它准备要晾翅膀起飞了,以减轻翅膀的负担。观察了几次才明白了这个道理,鸬鹚晾翼,好美!




即使是晾过的翅膀,也还是很沉重的,所以它要在水中滑翔好一段距离才能飞起来,就像飞机需要在跑道上加速一样,一个道理。





飞起来了!



同样,翅膀还是很湿重,那就绕湖飞行吧!鸬鹚抖翼,傲然飞翔!
每次经过它在树上休息的伴侣处,它都要停留一下,深情互动,鸣叫示爱。人类的秀恩爱是不是弱爆了?




接下来就回到自己认为安全的栖息之处,湖边的柳树上,这还没完,翅膀还是很湿冷,继续晾翅。


翅膀干了,酒足饭饱,该休息了


美好瞬间








据观察,鸳鸯湖湿地区域目前有两对鸬鹚,一对常常栖息于湖边的柳树上,多数在湖边游玩的朋友都看到了,很多场景非常美,但无奈我的镜头不够用,还有鸬鹚捕鱼后在水中直接吞咽的情景,太远了,图片无法表达,希望我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继续观察下去,希望它们健康平安顺利地成长生活。这世界,我们同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