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我们乘坐"非洲之傲"列车,来到了南非的海滨城市开普敦。
开普敦火车站
开普敦机场
出了火车站,预约的出租车司机,将我们送到了风景秀丽的海边民宿。 我们所住的房间宽敞明亮,面朝大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景房。
民宿外的景色
名宿背后的山峰





坐在沙发上看海景

民宿的老板和蔼可亲,详细的介绍了房间的设施和周边具有特色的饭店,并帮我们预订了第二天晚上的用餐。
这家专门吃牛排的餐厅,生意非常火爆,没有预订是根本吃不到的。 据说,这家餐厅具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开普敦餐饮行业中排列前三名。
吃牛排的餐馆


烤鱿鱼作为配菜

这里的牛排份量很足。生的牛肉大概有一至二公斤重。我要了一份根本吃不了。

开普敦是一座诱人的魔力城市。它与企鹅相邻,能听着海豹歌唱,踏着海浪追逐鲨鱼,迎风伴随鸵鸟进行赛跑。







草原上的牛

葡萄园


第二天上午8点半,事先预订的出租车准时到达(包一天车)。 汽车行驶在海边的盘山公路上,路边的美景比比皆是。司机不断的停车,让我们尽情的观赏。



依山而建的房子

海边隐约可见的盘山公路

我们来到了东海岸的西蒙镇。这里有被称为“巨砾公园”的小海湾,是南非企鹅的家园。 这里的企鹅明显小于南极。它们聚集在海滩上,众多的企鹅,姿态林林总总。有的挺着肚子在摇摇晃晃中行走、有的在奔向大海去冲浪、有的趴在坑里在孵化小企鹅、有的在嗷嗷待哺、有的在珊珊学步。这就是它们的自由王国。


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企鹅





孤岛上站满了企鹅


在接吻









在襁褓中的小企鹅,张大嘴巴等待妈妈喂食。




看完企鹅,我们来到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交汇处的开普角。 这里蓝蓝的海水,俊秀的丘陵,奇异的礁石,景色非常宜人。当我们爬上峰顶,眺望大西洋和印度洋那交汇处的水域,似乎有点不一样。但肉眼还是难于分辨清晰。不管怎样,我们还是站在了非洲最南端的高处,亲眼目睹了"二洋"汇合的那一刻。








好望角是南非最为南端的地方。距离开普敦48公里,在开普敦半岛的尽头,是南非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一。 这里的风暴习以为常,"杀人浪”屡见不鲜。据说,浪高达5-15米,浪尖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山坡,因此,它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 褐色悬崖、蓝黑大海、洁白惊涛、艳丽彩虹,闻名遐迩的好望角果然名不虚传。





当你爬上山顶,看到那汹涌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地拍打着礁石,浪花飞溅,甚是壮观。好望角独有的浪涛气势,顿时,呈现在眼前。
蹄兔在山上观海

在山顶俯瞰大海


桌山是开普敦最醒目的标志。 一块巨大而光秃的山岩,高耸入云,连绵11公里。远远望去,好像是一个巨大的长桌, 因此被称为上帝的餐桌。 其高度为1,088公尺,上层为砂岩,下层多为花岗岩。
山顶平坦的桌山


开普敦的天气瞬息万变,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乌云密布。一年中,有半数的时间,缆车停止运行。我们还是运气挺好的,能够顺利的乘坐缆车登顶。

来到山顶,已是云雾缭绕,山外的一切,模糊不清。平坦的山顶,矗立着林立的奇石,在夹缝中生长着花花草草,胜似形态各异的盆景,非常好看。让人感觉身处人间仙境。


蹄兔在观望





桌山顶上的房屋

在桌山旁边的狮子山



第三天清晨,来势凶猛的狂风,夹杂着连续的暴雨,我们只能滞留在房间里。 到了上午9点,雨逐渐变小,于是,房东开车,将我们送到了观光巴士的乘车点。 上了观光巴士,很快就雨过天晴,又是阳光灿烂的天气。 这里的观光巴士,所到景点,可以随意下车游览,然后,再继续乘坐后面的巴士,购买的车票,可供一整天使用。





观光巴士的票价中,还包含着跟随导游,边走边介绍市容的项目。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场





靠近海边的树,被大风吹刮下,向内生长。靠近大楼的树,受大楼挡风的影响,向外倾斜生长。


我们步行来到了,马来波卡普区。 这里没有名车豪宅,朴实的建筑配以热烈的色彩,大胆明快的民族风情,折射出真实的生活写照。一幢幢美丽的糖果色建筑物,人见人爱。 然而,马来区的历史却没有房屋这般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背后包含着太多的无奈。 开普敦的马来人,大多数是18世纪前后,被贩卖到南非当作劳工的后裔。当时,被划分为杂色人种的居住区,不允许设置门牌号码。不得已,马来人才把房子漆成彩色,以便往来时能够区分。所以,不同的色彩就成为马来人别致的门牌号码。 如今,种族隔离制度早已废除,虽然,房屋上的门牌号已赫然显现,但个性化的色彩却沿袭了下来,并成为开普敦一大景点。













在开普敦排名靠前的海鲜晚餐。龙虾、对虾、生蚝。


开普敦的城市建筑非常洋气,更本看不出这是非洲大陆,完全是欧洲城市的风格。 这里,吸引着大量的欧美有钱人,长期居住和生活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