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子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校友日为老同学拍照

华东师大从2015年开始,有了校友日,每年10月6日,历届30万左右毕业生中的一部分,会从四面八方聚集此地,感恩母校和老师,感受同学友情。

禾子年年参加校友日活动,为当年的同窗好友及其它年级、系科的校友拍摄了许多照片,并制成图文音皆有的格图帖子,留下记录,以作纪念。

禾子是64届华东师大外语系俄语专业的学生。该专业有学生24人,其中8名男生,16名女生。分两个小班,各12人。

由于文革原因,老五届大学生毕业时都没有准时分配。我们年级除我和郁小芬在1969年秋,被征召入伍外,其他同学都在市郊农村劳动锻炼,直至1970年才“四个面向”(面向农村、边疆、工矿、基层),全部去了外地。

有了校友日,老同学重返母校,旧地重游,思绪万千;故友相逢,格外珍惜。2015-2018年,参加校友日活动的我年级同学分别是7人、9人、9人、12人,逐年上升。

2015年校友日

2016年校友日

2017年校友日

2018年校友日

光阴荏苒,年轮飞转,54年前年轻的才男骄女都已届古稀之年。除禾子属猪外,他们都属狗、鸡、猴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老了必竟老了,保持阳光心态,正确对待疾病衰老,谈何容易。

老年人爱拍照也是一种阳光心态的体现。头发白了,皱纹多了,腰腿不便了,面容不再年轻,这都是事实。但我们要通过照片体现出老当益壮、蓬勃向上的朝气。

尽管前几年校友日,我尽力而为拍了不少照片,但觉得光靠一己之力还不够,因此,我今年校友日特地约请黄山知青圈两位配合默契的搭档~双王,联手拍摄。

72届知青慧瑛比我来得还早。其实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师大也学习过一年多。

同样是72届的慧瑛闺蜜~雪妹也很聪明,抓景拍摄颇有心得。黄山9·16千人大聚会上,她守候在签名墙前,捕捉了不少珍贵的瞬间,被禾子格图使用。

文史楼前大草坪,当年露天电影放映处。

大礼堂前最热闹,校友日庆典就在礼堂内举行。

老年人更易忆旧,参加校友日活动的大都是老校友,还有毕业60年的班级同学一起来。

签名板上签个名,留个影。尽管不叫签名墙,每年都有千余个签名。

禾子也正儿八经地签了名。

大会庆典开始,禾子摸黑用手机拍摄了几张照片。

大会结束,人们蜂拥而出,在大礼堂附近拍摄留念照片。

今年外语系的校友不多,连一向积极参与校友日活动的65届英语专业同学也寥寥无几。

与撑着拐杖来的65届英语专业同学肖庆和合影,他是当年的文艺小分队成员,穿着军装、戴着红卫兵袖章跳舞唱歌的形象历历在目。

肖庆和的夫人也是读英语的,是上外毕业的,她伴护丈夫来华师大,以满足他的母校情结。

与当年好友~英语专业的万惠芬久别重逢。

右二是季建石,是今年65届英语专业的召集人,他就带来这几个兵。

禾子找了这个地方,想为老同学一一拍摄,先给双王试镜。

当年小班班长、禾子同学好友,年年参加校友日活动,且负责召集的严顺贤。

年级团支部书记傳婉珍,禾子入团介绍人。年年参加校友日活动。

老同学聚集在一起,一定要有热心人。严顺贤、傅婉珍功不可没。

年长的周颂羔,年年参加校友日活动。

除周颂羔外,另外4个男生也来了个合影。当年年级的8个男生都住在第七宿舍316室5-6年,彼此知根知底。

年级中唯一一位终身从事俄语教师工作的曾瑞芬,在校友日那天,还开口向我们说俄语。她定居山东,赶来参加活动。

邵家玉前二年因为家庭原因,心情不好,不愿拍照,近年来,精神状态良好,与禾子相遇,都有合影。

郁小芬,禾子同学兼战友,复员后任母校外语学院副院长。记得她1.46米的个子,当年刚参军在洛阳外国语学院集训时,没有合适的军装发给她,部队专门定制。军装上衣四个口袋间几乎没有空隙。

郁小芬对拍照不大有兴趣,经禾子劝说拍了,拍出来的照很有气质。

高世英和韩秀英是拍照的积极分子。

高世英在新疆从军十余年,转业返沪后在上海市公安局工作至退休。前两年动过大手术,康复后常出外旅游,拍出来的照有军人风度。

韩秀英与高世英是好朋友,但她没有“近朱者赤”,动作总是慢半拍,这次校友日迟到的又是她,因此校门口的合影没有她。

三个同一小班的女生

陈师宝,小班班长,她第一次参加校友日活动,也是久违40年后我第一次见到她。她曾在安徽屯溪和黄山茶林场的所在地~太平县做过教师,当年有过来往,我去过她家,她也来过我茶林场的家。后来听说她在上海七宝中学作为高级政治教师光荣退休。

除禾子外,我年级大部分同学在中学时代就是现在说的“学霸”,其中不少人是复旦、师院附中等市重点中学毕业的高材生。

禾子进大学后,才开始用心学习,好不容易赤脚追上去,总算名列前茅。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热门的俄语成为冷门,但天资聪颖的一代骄子,加上勤奋努力,改行学了英语、日语等其它学科,又成为了新学科的能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我年级不少同学作为人才被引进调入上海,成为新单位的骨干栋樑。

年龄上去了,腔调还要有的,队伍排排好,挺胸收腹,拍一张美照。

12人合影,拍得暗一点,面孔还是看得出的。

以大礼堂为背景,再来一张。

与双王一起在河东食堂吃了校友忆旧午餐。

午餐前后,与老同学们告别。

我和双王商定去环球港喝咖啡,顺便把拍摄的照片整理一下,尽快做个汇集的帖子发给我的老同学们。

离开华师大时,一路上我在校园为双王随拍了几张照片,因为她们也是爱拍照的花甲老人。

边喝边弄帖子,没一会儿,就弄好了,以禾子双王的名义发往“同窗好友”聊天圈。

以上是国庆长假第六天的记录。

拍摄:禾子、王慧瑛、王雪妹 文字:禾子 制作:禾子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2882 投诉
校园系列
本专集共有 26 篇

喜欢我的作品,就赞赏支持哦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已有113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21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人文行摄
讲述旅途和生活中,你的人文遇见与发现。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禾子
创作 738 粉丝 3308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