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词牌解析及写作指导
2018-9-29一、词牌简介 《鹧鸪天》是词牌名,在唐、五代的词中是没有《鹧鸪天》这个词牌的,最初是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词家晏殊填《鹧鸪天》是最多的。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全词实由七绝两首合并而成;惟后阕换头,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通体平仄,除后阕首、次两句有一定,及前阕首尾,后阕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与七绝相通。但应仄起,不得用平起。且,词的上阕第三、四句和下阕两个三句一般宜对仗。 《鹧鸪天》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钦定词谱共收录了2788阙例词。
二、词牌来源: 《填词名解》:“《鹧鸪天》,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采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按鹧鸪为乐调名,许浑《听歌鹧鸪》诗:“南国多倩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郑谷《迁客》诗:“舞夜闻横笛,可堪吹鹧鸪?”又《宋史·乐志》引姜夔言:“今大乐外,有曰夏笛鹧鸪,沈滞郁抑,失之太浊。”故鹧鸪似为一种笙笛类之乐调,词名或与《瑞鹧鸪》同取义于此。至元马臻诗:“春回苜蓿地,笛怨鹧鸪天”;则似已指词调矣。 三、例词及词谱: 鹧鸪天——宋:宋祁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定格】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注: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下划线:领格字。〖〗符号意为对偶。
四、词牌特点及写作特点: 1、《古今注》:鹧鸪,出南方,鸣常自呼,常向日而飞,畏霜露,早晚稀出,有时夜飞,夜飞则以树叶覆其背上。这种南方的鸟,喜欢向着有太阳的方向飞翔,故又被称作随阳鸟 。它的叫声哀怨凄切。 这里,不得不叹服先祖们想象力的丰富。他们认为鸟叫声是有特殊含义的,比如杜鹃和鹧鸪。古人觉得杜鹃鸟是在叫 “不如归去” ,杜鹃鸟的叫声让古人有点心烦意乱,所以在诗词中常常隐喻作者思归和催人归去之意。而鹧鸪的叫声,他们听起来认为是在叫 “行不得也哥哥” 。能让人想起了行路的艰难,所以在诗词中常常表达对亲朋好友离别的怀念,或者是表达游子的乡愁旅思。 2、《鹧鸪天》很象两首七绝相并而成,唯下阕换头处换成了三字句。双调上阕28字,下阕27字,共55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格式:7777,33777。 3、上阕的第三、四句,下阕的第一、二句要求对仗,不可不知。对仗句是《鹧鸪天》的一大特色,初学者想要写出这个牌子特有的味道来,建议还是采用对仗的手法。《鹧鸪天》的句式极为整齐,除过片两个三言句外,其余都是七言句。这种句式整齐的平韵牌子该如何布局,适合抒发怎样的情绪,请大家自己思考一下。同时也思考一下,对仗与不对仗两种格式各自的写作手法和特点。 4、虚字上的应用。七律是不允许用虚字的,而词往往用虚字加强情感,虚字的运用是词的特点。因为在曲子中是要唱的,这个词是为曲子配唱的,而在唱的过程中有短有长,这样就用虚字加以过度,引此词和诗的区别也在这里。
五、历代名家作品欣赏: 鹧鸪天(宋·无名氏) 题得相思字数行。起来桐叶满纱窗。 秋光欲雨棋声泻,粉帐不容花露香。 新寂寞,旧疏狂。 玉炉消息记钱塘。 小阑立遍红蕉树,一带残云趁月黄。 鹧鸪天·题广文官舍竹外梅花呈万教(宋·卢炳) 阁雨浮云寒尚轻。商量雪意未全成。 莫嫌竹外萧然处,忽有幽香透鼻清。 诗兴逸,酒魂醒。 主人留客更多情。 不辞满引成痴客,且把梅花醉一觥。 鹧鸪天 其二(宋·卢祖皋) 庭绿初圆结荫浓。香沟收拾旧梢红。 池塘少歇鸣蛙雨,帘幕轻回舞燕风。 春又老,笑谁同。 澹烟斜日小楼东。 相思一曲临风笛,吹过云山第几重。 鹧鸪天 其四 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宋·史达祖)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 缃裙多忆敝貂裘。 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鹧鸪天 其一(宋·石孝友) 收拾眉尖眼尾情。当筵相见便相亲。 偷传翡翠歌中意,暗合鸳鸯梦里身。 云态度,月精神。 月流云散两无情。 觉来一枕凄凉恨,不敢分明说向人。 鹧鸪天 发舟安康,朋游见留,往复三用韵(宋·刘学箕) 芳草萋萋入眼浓。一年花事又匆匆。 吐舒桃脸今朝雨,零落梅妆昨夜风。 云接野,水连空。 画栏十二倚谁同。 两眉新恨无分付,独立苍苔数落红。 鹧鸪天(宋·刘锜) 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 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 休懊恼,且开怀。 平生赢得笑颜开。 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挂印来。 鹧鸪天 其三 西都作(宋·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鹧鸪天 化度寺作(宋·吴文英)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 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 小窗愁黛澹秋山。 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鹧鸪天(宋·李元膺) 寂寞秋千两绣旗。日长花影转阶迟。 燕惊午梦周遮语,蝶困春游落拓飞。 思往事,入颦眉。 柳梢阴重又当时。 薄情风絮难拘束,飞过东墙不肯归。 鹧鸪天(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鹧鸪天 其二 代人赋(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鹧鸪天 其六 元夕有所梦(宋·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鹧鸪天 半死桐(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附拙作:鹧鸪天·回首 严秋林(湖南株洲) 四十弹指又三春,心如止水淡浮云。 讲台三尺存琼骨,论语千言洗垢尘。 细雨润,蕙风薰, 任凭飞屑送年轮。 滋兰九畹争芬艳,晴暖山丘遍绿茵。 (飞屑:指粉笔灰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