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8日上午,孙子班里38位同学及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参加了《老济南记忆馆》在珍珠泉大院开展的“泉城in 老城导赏”暑期寻访名泉主题实践活动。尽管天气比较炎热,却没有影响学生家长参加活动的热情。不到八点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珍珠泉大院内的集合地点,树荫下充满了欢声笑语。让大家特别感动的是班长及家长买了几箱矿泉水和食品,热情地分给每位同学,为大家考虑的真周到!在此,向班长同学和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 整个活动在《老济南记忆馆》社工、志愿者的带领讲解下,开展的非常完美!孩子及家长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清幽宜人的环境中,实地考察遍寻珍珠泉泉群,了解珍珠泉的历史、建筑和传说故事,在愉悦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爱泉护泉意识,很有意义。我是第一次与孙子参加这样的亲子活动,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谨以此活动纪实图片留作纪念,并感谢无私奉献的社工、志愿者和家长委员会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辛苦了!
先到的同学们翘首期盼后来者

班长热情地向每位同学分发水和食品



看看小班长很有大将风度哦!




《老济南记忆馆》的社工向同学们发放爱泉护泉公益课堂答卷,使同学们带着问题听讲解,实地观察,瞧瞧同学们看得多么认真仔细。











社工婷婷把同学们带到巡抚院署大堂前,讲解《爱泉护泉七原则》




志愿者张庆祥老师讲解珍珠泉大院的历史和建筑特点,学生及家长认真听讲解。








观看巡抚大堂前,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散水泉》,泉池长宽各1.6米,石砌池岸,周围加石栏。在济南金、明、清历史名泉中均有记载。因泉水奋涌,涟漪旋回,聚而复散而得名。


如今池内水清见底,晶莹碧透,两条小金鱼在水中欢快的游来游去。

南岸栏板上镌刻着原省人副主任大李予昂书写的《散水泉》


张老师讲解在巡抚大堂北面承运殿和存心殿遗址处,挖掘出的承运泉和存心泉。



志愿者唐向英老师讲解巡抚门及“柱础”




志愿者马民红老师在讲解“楚泉”,此泉也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清康熙七年(1688年)发掘。因为人们认为济南泉水为济水的潜流,“济”为“楚”之意,所以其名含有济水溢出之泉的意思。

(此图片摘自《老济南纪忆馆》暑期活动报道)





泉边院内绿油油的草坪内,一排石榴树都结满了果实,好诱人!


志愿者李桂英老师在讲解大名鼎鼎的《桂香柳》,这是两棵不平凡的树,已有三百多岁的树龄了。因其花小散发着幽幽桂花香气,树叶是柳叶,而名为“桂香柳”。1961年毛主席来济南视察时徜徉珍珠泉边,正值花开香气袭人,大加赞赏。并在树下留影。自此,桂香柳名声大震,成为济南的名树。





志愿者张宝君老师在讲解清乾隆皇帝御笔碑刻








社工带队通过珍珠泉北面的“玉带桥”至“九曲桥”



志愿者荆德荣老师在讲解“九曲桥”和戏台



志愿者王玉翠老师在讲解九角泉,位于珍珠泉大院西北角,以护栏为九角型而得名。这里众泉汇流,洪流般的泉水哗哗地流入九角泉的泉池,紧接着又轰鸣呼啸着告别珍珠泉大院汇入大明湖。












通过玉带桥和玉带河,开始观赏济南第三大泉群之首《珍珠泉》,志愿者范广育老师讲解珍珠泉的来历和传说,幽默妙趣横生的讲解和互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纷纷抢答问题赢得范老师发的小奖品。










珍珠泉岸边的银杏树结满了果实


志愿者范广育老师在讲解溪亭泉,此泉依傍在珍珠泉边,泉池设计精巧,以一片山石,一曲石栏围成一个方池,“溪亭泉”三字苍劲有力。宋代大文豪苏澈,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中都曾提及“溪亭”,此泉文化底蕴深厚。









这位同学认真的听老师讲解,趴在石头上一字一句把老师讲得记录在小本子上,认真刻苦学习精神可嘉!

活动结束前《老济南记忆馆》社工向参加活动的每个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









10点30分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与老师合影留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