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这是许多人看过朱春林的油画后的第一个感觉,看到他的画,人立即就静了,心中流淌着宁静之河,慢慢地,从宁静进入了安宁,强烈地感受到了从画面中流出来的安宁,是安宁,而不仅仅是宁静,这才是春林的画最动人的地方。
春林常存感恩的心怀,以平衡的心态去礼赞那些美好的事物,远离幽暗,向往 光明,他总能在平常人中发现人性的光辉,在普通事物中看到美的色彩,甚至 于画大山水、乡间老农也具有那种宁静淡泊的空灵。
—— 杨飞云
朱春林
1968年4月生于安徽桐城。 1988年毕业于安徽黄梅戏学校舞台美术专业。 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画室,获学士学位。 2000年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高级研修班学习。 2005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北京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教学部主任。

静静的时光之七
布面油画
160X130CM 2014

朱春林生于文化古城安徽桐城,那里浓郁的文化气息及质朴的山水景观自画家幼时起就在其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人文及自然景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画家的写实绘画创作打上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印记。他的作品中往往呈现一种水墨流淌、意韵空灵的气息。不仅如此, 从其色调运用及皴擦点染的手法来看,画家吸取传统了山水画语言,贴切自然地融入油画技法,创造出一种只属于他自己的个性语言。他的作品并不刻意追求摹形状物的逼真再现,反更显意到笔不到的简约稚拙的智能。画家追求的是意境的祥和、博大悠远。他的作品充满圣洁、悲悯的情怀,如圣歌袅袅宁静安详,引导我们趋向纯洁理想之境地。

静静的时光之五
布面油画
130X112CM 2014

读
布面油画 120X80CM 2013

暗夜之光
布面油画
91X60CM 2014

我有我的眼光…
我有我的眼光,我愿意通过绘画来阐述一种平和的、友爱的、光明的世界。现实世界可能到处充满矛盾、丑恶、不公平,这都是因着人类的罪恶导致的。 所以人人需要悔改,正象伦勃朗在《浪子回头》那幅画中表现的,仁慈的父亲一直等待、接纳浪子重新回到他的怀抱。



哥特式柜子
布面油画
180X90CM 2013


对好的东西要赞美…
我是属于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写实体系里来的。当时受环境影响,也是个人喜好,对写实油画情有独钟。在大学以及后来的艺术实践当中逐步认识体会它的魅力。

我不排斥任何写实以外的艺术形式,相反,我可能会欣赏、赞美任何有品位、有水准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写实或写意,表现或抽象,都会有格调、品位高下之分。形式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不能容忍的应是低俗。



生来就喜欢…
我是从不识字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可以说生来就喜欢。小时候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父亲无意间培养了我对绘画的兴趣。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文化课成绩很突出,画画的兴趣也从未间断过。初中时遇到一位班主任老师,叫肖炳炎,是教音乐和美术的,对我帮助很大。我常拿着自己的画请他看。在校外我还结识了几个比我年长,正在报考美术院校的大哥。我常去看他们画画。那时才对素描、色彩有了一点模糊的认识。

你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画家,画画只不过是你表述生命过程的一种方式,人们通过你的画面要看到你对生命的种种体验。

初熟的果子
布面油画
146X91CM 1997

柔和的光线
布面油画
146X90CM 1995



艺术的本质...
人类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乃是追求幸福、智慧、永恒的生命价值,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人类一直以不同的途径探求,并且还要无止境地追问下去。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过是一种载体,我们试图通过绘画来思考人生、智慧、永恒的问题,目的乃是使思想升华,提升生命的境界,同时也给观者带来视觉愉悦和精神享受。



博大的情怀…
我们在疏理美术史中的经典作品时,不难发现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都有着超越常人的大视野、大情怀、大气象。无论是精致还是粗放,都体现出“博大精深”、“尽精微而致广大”的精神境界。从大处着手,体现在画面中就是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种绘画元素之间的和谐平衡,明暗、黑白、强弱、虚实、刚柔、轻重、大小、方圆、冷暖、节奏等因素相互转化,在整体中形成鲜活的、内在统一的生命体。好画一定很单纯,造型上概括,色彩上节制,单纯并不是简单,而是在精炼中传达出最丰富的信息内涵。



心灵的品质
写实绘画需要关注现实,是物质的世界更真实,还是内心的世界更真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大自然、社会和生活会教给我们很多。在我们接触的人群中,在我们视野可触及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能够感知和发现真相,我们自身所经历的艰难、痛苦和失败更能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爱、信心和盼望。艺术的翅膀只能在精神的天地里翱翔,我们通过绘画希望获得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愉悦。



艺术的感染力
画家应当关注人的尊严、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未来的盼望,传达朴素、含蓄、优雅、和谐的美感,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思考。当我们被感动并且调动全部的才情,以纯粹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一定也能感动别人。这过程虽艰难寂寞,但最终能获得相知者的同乐,便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幸福。

我们总在不停地反省、选择、调整,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掌控,因为人人都是过客,所有的功名成就、荣华富贵都不能改变终有一天将要离开这个事实,而艺术与文明仍将生生不息地向前迈进。





画面上的女孩具备了所有城市女孩的特征,但又向往着一种十分安逸的生活,将诗意般的田园背景纳入到画的背景中来,具备了国画中的气韵节奏和意象之美,这种具象绘画又与唯美具象拉开了距离,画中的人总是在那爵处于安静、平和的状态,适度的动作也总是和画中的环境相联系,其写实手法表现的却是他内心将其意象化的理想特征。

他仅仅选择那些能表达他内心的物象进入他的画面。他的选择是挑剔的,带有强烈的意图指向性。一句话,画家在寻找都市里的美好家园,可真正生活在大都市里,你能找得到吗?

半月桌
布面油画
146X91CM 2006

故事
作者:朱春林



朱春林的油画始终表现着他对中国画的表现效果和意境的兴趣。 在画面上, 他希望把国画的气韵节奏和意象之美放入他的画面中。 朱春林画的是他周围熟悉的人, 但他总愿意将田野、 阳光、 果实带入画面, 而很少用复杂的情节和强烈的动作。 画中的人总是在那里处于安静、 平和的状态, 表现的却是他内心将其意象化的理想特征。 单纯的生活阅历使得他总是以平衡的心态去礼赞那些美好的事物, 远离幽暗, 向往光明。 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体会一种温情的幸福感, 分享这种心境给观者带来了安宁。








从画面内涵看,朱春林看中阳光,有一种亲切、温和、清新的特征。他的阳光从不火辣,而不乏温暖明亮。我们知道光的本质是色彩,光的折射是影子。因此他总是对色彩和影子的构成有大兴趣。在他的画面中总有几块鲜亮的纯色块特别跳。而这些纯色不是放在果实上就是放在有含义的生活用具上,可见他的用心所在。由于他生活阅历的单纯加上自己的追求,所以作品很纯净。他总是以平衡的心态去礼赞那些美好的事物,远离幽暗,向往光明。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去体会一种温情的幸福感。分享这种心境给观者带来了安宁。
油画静物作品


智慧的开端
布面油画 73X91CM2014

朱春林始终希望把中国画的气韵节奏和意象之美融入到油画创作之中。尤其在肖像画创作中,他喜爱将熟悉的人置于田野、阳光之中,画中的人总是处于安静、平和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