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8月17日 2018

丽江掠影(十):纳西、东巴及纳西人家

丽江掠影(十):纳西、东巴和纳西人家         丽江是纳西人的聚居地,本次《丽江掠影》系列的故事自纳西村火把节祭祀始,至探访纳西人家止。本期与大家一起走访有关纳西人的三处地方。 东巴祭署博物馆         对于纳西族,历史上于汉、晋时期方有零星记载。汉、晋时期的“摩沙夷”(“摩沙”为养牦牛的种族之意),南北朝以后称之为“磨西”。历史上纳西曾受藏人统治,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攻破土蕃神川都督府之地(今丽江地区)和昆明城(今盐源),磨西族的分布区域便全部从藏族统辖转而纳入南诏的统辖范围之内。南诏于铁桥(今丽江塔城)设铁桥节度、于昆明城置香城郡,对磨西族的各部落进行统治。明朝时期称纳西为“么些”。元末明初,通安州(今丽江中部)的么些贵族势力迅速发展起来,兼并了附近的各部落,并开始向外扩张。清朝万历间,丽江土知府木氏渐强,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朝中央授么些贵族代表木得为丽江府土知府,世袭。丽江古城内有一个豪门大院“木府”,显示了木氏家族曾经的显赫。         源于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的东巴文化,包括东巴教祭祀仪规、东巴象形文字、纳西族古典哲学、东巴文学、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绘画等丰富的文化内涵。东巴文化对纳西族的精神文化影响深远,对县境内其它世居民族亦有重要影响。东巴教渊源于纳西族早期社会里的氏族宗教。唐代,中甸白地的纳西族祭师借用藏族本波教祖师丁巴什罗的名称,创造了东巴什罗祖师的形象,称原来的原始氏族宗教祭司“毕补”为“东巴”创立了纳西族的东巴教。         在拉市海湿地公园的木栈桥连接处,有一个纳西东巴祭署博物馆,展示了纳西族记东巴教的一些习俗。祭署,纳西语称为“署古”,也称作祭自然仪式。据东巴经记载,署和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署分管农耕畜牧。后来人不断地毁坏森林,污染水源和捕杀野生动物,导致署对人进行报复,使人发生病痛、遭受瘟疫、洪水、地震等灾难。为向署表示人的过错,祈求免灾赐福,人类请丁巴什罗协调,并跟署建立了和谐相处的关系。此后,纳西人每年都会举行祭署仪式,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祭署,可见纳西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纳西人敬奉的“三朵(也称三多)”神,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自然之神,这个好。

民族的发祥地白沙古镇         白沙乡位于丽江县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之间,是丽江城北约12公里的一座古老的小镇,位于玉龙雪山脚下,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纳西文化的发源地,为纳西族最早的政治中心。本系列前面提到的白沙壁画就在这里,此外还有白沙细乐等文化艺术遗产。白沙与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并称"丽江三大古镇"。

探访纳西人家         纳西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住在拉市海期间,一天下午,来到丽江拉市海镇海南村一户纳西农家做客。         纳西族在宗教、民俗、建筑、服饰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也善于兼收并蓄,吸收外民族的优长。可能是受白族影响,纳西族的住房结构也多是“三坊一照壁”、“五房一照壁”。我在丽江古城与阿六叔聊过,他说当年丽江盖房子的工匠多数是从大理剑川等处来的,带来了他们的设计和工艺,但是细微之处也有区别,比如白族建筑多在上面绘些山水花鸟图案什么的,纳西族基本没有。         进门后主人热情迎上前来,小院子清爽干净。登上台阶是引山泉水的水池,水池上面是正屋。女主人请我们进屋入座喝茶,拿出自家种的香梨让我们品尝。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前面交叉,背后背的是镶着七颗星星的披毯,这个披毯同时在干活时可以做背东西的垫肩使用。这种服饰有个名字,叫“披星戴月”。         坐在屋里的灶台旁,喝茶,抽烟,细长的烟杆和雕花精致的烟筒,两杆烟枪轮流用,人家是真抽,我是比划着拍照。一直到吃完晚饭,暮色降临,我们才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610 投诉
走遍中国
本专集共有 94 篇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龙江
创作 1304 粉丝 2624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