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在密山855农场
2018-8-8八五五农场,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系统国营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场管理局。位于密山市境西北部与宝清县、七台河市交界处。场部距密山市区30公里。 八五五农场,原名金沙农场,以金沙河得名。
八五五农场曾是我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41团的团部,我曾仼职的吴淞二中1968年8月11日六六屇高初中毕业生25人来此屯垦戍边,没想到五十年后三位校友及老伴在此相逢!
密山市
密山市隶属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的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与虎林市毗邻,南与俄罗斯隔兴凯湖相望,西与工业重地鸡西市为邻,北与七台河市相接。拥有兴凯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铁西自然保护区,蜂蜜山等旅游景点。截至2014年,密山市辖7镇9乡,人口43.38万。
火车站
密山市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射药制造业、电器修造业、装甲兵和人民空军的摇篮,是“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和冰雪文化名城。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车站广场
市中心掠影








8月4日上午我俩在牡丹江火车站乘坐K7077次列车8:05出发,到密山站己是中午12:30左右,余宝珍己从农场到密山车站接站,先安排在她的战友家吃午饭,然后打的直接驶往855农场场部,住金沙瑞𨥖宾馆。

路过鸡西站(11:06)


密山午餐
农场场部

办公楼


主街


饮食一条街

农场学校初中部教学楼

幼教中心

敬老文化中心

金沙瑞𨥖宾馆(原来场部招待所)

林荫道



合影
左起:胡春福、余宝珍、何洪兴、鲍生、徐捷、徐惠忠

寻找当年的基建连
吳淞二中六八年首批有25位高初中毕业生到四师41团下乡,其中有九人被分配到基建连。这次我们特地去该连队寻访:土路、木工车间、知青宿舍和婚后的小家、自建的大烟囱和房屋…令人感动的是老职工闻讯后特地在饭店宴请我们。 这九位校友是: 何华丽(高三1班) 徐惠忠(高三3班) 俞春龄(高三3班) 何根娣(高三3班) 裘雅芳(高三4班) 吴 悦(初三8班) 宋路平(初三9班) 洪盘华(初三10班) 浦庙国(初三10班)

泥泞的土路

基建连建造的大烟囱


余宝珍曾在加工厂工作过

大烟囱上还留有当年的标语

和老职工及子女聊天

粮食烘干车间


身后是知青大宿舍,大统铺,南北两排,男女分住两边。

知青婚后小屋。左起第二个烟囱是徐惠忠家,第三个是我大妺妹何华丽家。



老职工宴请我们

合唱《北大荒人的歌》

合影

和我妹妹、妺夫当年的师傅留影。
感谢老职工们当年对广大知青的关爱和照顾!
12连怀旧
今天上午我们相约去12连,这是余宝珍校友进入北大荒的第一站,也是吴淞二中首批支边毕业生被分配去的农业连队,共有16位校友。当年领袖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后,掀起了上山下乡热潮,50年过去了,此事己成为共和国的历史。尽管时代己翻开了新的一页,但一首《北大荒人的歌》仍使人热血沸腾,特别是最后一句“如果我明天去世,也长眠在你的怀抱里”让人感概万千。 这16位校友是: 宋𣇈天(高三1班) 苏丽英(高三1班) 姚 武(高三1班) 薛有奋(高三1班) 汪建英(高三2班) 李善宇(高三2班) 李天军(高三3班) 范明兴(高三3班) 何 健(初三3班) 张小妹(初三4班) 吕雅飞(初三5班) 张金美(初三6班) 张文荣(初三9班) 余宝珍(初三10班) 沈益芝(初三10班) 潘志敏(初三10班)


当年进连队的土路

广的农田


丰收在望

现今的公路




麦台


农业机械


知青男宿舍

知青女宿舍

徐捷在仼过职的10连留影


金沙科技园




雕塑:金玉米

余宝珍夫妇和第三代妮妮

大豆良种介绍

玉米良种介绍




农场落日与晩霞










灯光篮球场

广场舞


8月7日中午,我俩在农场场部的芊芊小厨吃过上车前的饺子后,告别大家打的去密山火车站,乘坐K7156次列车,下午16:01开车,晚上21点多到达牡丹江火车站,结束了密山855农场之行。

中间两位曾经仼职基建连指导员(男)、副指导员(女)



路过鸡东站(17: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