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北戴河休养中心组织前往山海关一日游。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是长城的东瑞起点,素有中国长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山海关有四城门: 东门镇东门,西门迎恩门,南门望洋门,北门威远门,其中镇东门是面对外的主城门,高大的城墙是防御的主线,并建有瓮城。每个城楼均建有箭楼。 天下第一关的巨幅牌匾就高高挂在镇东门的门楼上,很远就能望到镇东门城楼宏伟的身驱和醒目的牌匾。镇东门是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城楼。 我们一行来到城楼下,兴奋地拍照留念。








前几年曾和还可以的朋友们来过山海关,游过老龙头,记得还曾发生过受骗进了假老龙头景点的事,现在想想还觉得是一件可笑的经历。 只是一点,当时没有走上雄伟的城楼,到城墙上去走一圈,四周向下望一望,有点遗撼。因此,报名参加山海关一日游,既可重游山海关各个景点,又可补登上城楼。

上城楼一边是踏步档,一边是马道。



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米,为歇山重檐顶,四角飞檐,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雄伟而美观。


天下第一关大匾高挂在城楼上,每个字一米有余,相传明代成化八年进士山海关人萧显题写的楷书。筆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山海关的城墙是长城的起点,是长城的一部分。





山海关建于明初,因南入海,北依山,皇帝朱元璋定名"山海关"。 400多年前在山海关爆发了一场战争。"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带领关宁铁骑投靠清军,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引清军入关。从此,曾经辉煌无限的华夏民族拐了个弯,走上了贫弱与屈辱之路。

外有城河,高大的城墙一字排开,远远望去城上还建有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等敌楼,坚固异常,成了关内关外的分界线。 战云己远,雄关犹在,留下的是历史的沧桑。


中饭后,乘车到4公里外的老龙头长城,这是景点入口处。



山海关城内的守备暑: 实际是城内兵营的军事指挥机构,古代城内驻有龙武营,有伙房,粮仓,马厩,练兵场,驻军的设施一应齐全。


走上城墙,有踏步档,马道。

后面的城楼是城墙的最高点,可以看出,古代一旦有战事,调兵,运输物资还是很通畅的。

御碑亭: 清代乾隆皇帝曾二次来过老龙头长城,并在此饮酒赋诗,碑亭中刻的乾隆《再题澄海楼》: "我有一勺水,泻为东仓溟。 无今亦无古,无见亦无盈。" 他把渤海比作是他手中的一勺水,轻轻一泻便成了大海,充分体现了皇帝的豪情和霸气。原碑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己毁,此亭此碑是重建的。






旁边立有"一勺之多"碑,此碑上半部是重修老龙头时从海中打捞上来的,下半部仿制拼接完成。

澄海楼: 站在澄海楼台阶,实际站在整个龙头的最高点,后面是万里长城的龙身,这里是龙冠上。 向前举目望去,长城与大海紧密相连,天海一色。

雄襟万里: 明朝末年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题写。 澄海楼: 楹联:日曜月华初大始, 天荣海色本澄清。 乾隆四十五年御筆所题。










巍峨的长城与大海相连,海天一色。

"天开海岳"碑 碑高2•7米,宽0.7米。传说是唐代遗碑。将老龙头的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天海相依,与山为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这样的美景。






放眼天际,苍茫一碧。 我国长城学界的权威一一罗哲文用"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来赞美评价山海关长城。 他讲道:山海关长城是明代长城中最精华的地段,它由平原长城,山地长城,入海长城,滨海长城,山谷长城,河道长城组成了中国长城建筑史上集中在一起的神来之筆。




走下去就是"靖虏台",是唯一的海上敌台,主要是个防御工程,称得上是老龙头海防要塞的桥头堡了。 取靖虏台之名,意为平静海水,平定敌虏。

向外望去,海边沙滩,云水苍茫,海神庙依稀可见。

靖虏台,入海的石城,据说当年戚继光在此镇守,为防止蒙古骑兵从海边入侵,修了海上石城。 到了清代,才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老龙头城池被毁。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夺取了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多年的山海关。 1984年,邓小平发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号召,重修了入海之城,澄海楼,靖虏台,南海口关,宁海城等建筑,使老龙头重现了当年雄姿。 现在立了块"老龙头"的石碑,方便游客拍照留念,我们排队留影。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84年由邓小平提出来的号召,现己一一实现。

长城横跨崇山峻岭,蜿蜒如一条巨龙深入渤海。

点将台,中间是大明徐达元帅,右边的是大将胡大海,左边的是副帅常遇春。 他们三人为建立大明朝舍身忘死,勇往直前,立下了汗马功劳。

海神庙临海而建,三面环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远远看去好似瀛洲仙境。

长城旁沙滩细腻平整,是个滨海浴场。


海神庙门前汉白玉牌坊: 先上书一一安澜 后上书一一伏波 表达人们祈求风平浪静,行船安全的愿望。



海神殿前 左为"乘黄",右为"龙马",二神兽守护大殿。 海神殿 处于中心位置,殿上方悬乾隆御题:"江溟宁宴"。 殿内海神端坐,手下各神恭敬听命。

后殿是天后宫 天后娘娘是圣母妈祖,沿海渔民的海上保护神。

观海亭: 建在海上,此亭象一叶小舟漂流在大海之上。凭海临风,吹来心情舒畅。

遥望海中的长城,不由想起刚刚在澄海楼拍下来明朝戚继光写下的一首诗《出榆关》: 长城万里跨龙头, 纵目凭高更上楼。 大风吹日云奔台, 巨浪排空雪怒浮。 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老龙头确是沉淀了漫长的历史沧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