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情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8月1日 2018

龙眼故乡 桂圆古香 飘逸乡间

— 原创 —

南方春意料峭也是鲜活的,绿色铺展蔓延。 在“中国水果第一市”——高州,龙眼树触目皆是。 正月,满树龙眼花茏苁枝头,氤氲着大爱,令人遥想喜悦硕果。

仰的是花,俯的是果。 龙眼成果后,吸收亚热带的热力最终成熟。 果貌不扬,包裹着熠熠的肉,但能成为炎夏里一道清香甜爽的味蕾。

龙眼树是高州家居的水果。 在农家,就算不刻意去种植,也会拥有数株龙眼树,供自家食用。

为能摄蓝天白云,我择一个给点阳光,我就出汗日,与龙眼邂逅。 这次向“广东省中心镇”——高州市分界镇走起。

经过分界鳄人谷,是全国最大的鳄鱼养殖观光基地,大门有株迎客龙眼树,果香动四方。 目睹分界乡村,众多健身娱乐公园,龙眼遮天。 龙眼啊,你嗜客、你嗜运动,益智是你另一个美称。

因你有三大益智功效:补气,补脾胃,补脑安神。 《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文献都有记载。 可当零食吃,可泡茶,可入菜谱等。 你还有一个美称,只要你变身。

新鲜的桂圆叫龙眼,干了的龙眼变叫桂圆。

在“全国最大桂圆交易基地”——分界镇随意可寻到你的变身记。 大至企业龙眼加工厂。 桂圆干、桂圆肉、桂圆珍茶、桂圆宝、桂圆甘露等。 除了龙眼、桂圆销售国内。 桂圆每年约2500吨专供往美国、加拿大、日本、东南亚等地。

小至农家龙眼作坊。 拜访一户农家,桂圆传统制作工艺。

当天采摘的龙眼,修枝剪叶,用热水戳戳消毒,挖出完整的龙眼肉。 当天加工,这样鲜龙眼才能变身为鲜美桂圆。

传统柴火烘烤,温度要控制好,50-60℃的烤炉。 亦然火过旺,温度就过高,龙眼肉就会变焦。

✔️烘烤过程中,要常换筛,因龙眼肉很多糖分,否则,很容易变焦。 ✔️火候掌握好,约20小时可出炉。

10斤龙眼只可烤出1斤桂圆肉,每一颗美味都来之不易,全靠活技。 这份匠心是祖传的坚守,原养分,原味。

龙眼变身桂圆干,同样要热水戳戳,烘烤过程与桂圆肉一样。 ✔️

我这一路跟着龙眼走,总被美好砸到一脸。 还寻到极为罕见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起名。

在分界镇里有一村,叫——储良村。

储良村里有一路,叫——储良路。

储良路里有一园,叫——储良母树公园。

储良母树公园里有一棵,叫——储良母树。

储良母树下有一群,叫——储良村民。

储良村民正在采摘一果,叫——储良龙眼。

这就是储良龙眼的起名。 母树原由储良村民莫耀坤1942年用圈枝苗种植。 1976年高州市水果部门进行水果优稀品种资源条查时发现记载。 1982年进行全市水果品种检查、选优时,给这一棵优良单株,起名为储良龙眼。

储良龙眼在当地政府扶持下,采用无性繁殖,对该树进行保护和批量育苗。 于今是高州市种植近百万亩,成为一个地方产业支柱,成为“中国龙眼之乡”。 还发展到全省以及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四川等省,缅甸、泰国、老挝等邻国。

储良只是龙眼的一个品种,我来到分界龙眼基地,寻找其他品种。

在这里是祖宗相传2000多年的蜜罐,是来自地球北纬21度甜美的摇钱树。 这里的农民,“龙眼”这个职业是初点,也是终点。 看着延绵起伏的龙眼山,一望无际。 感受着分界农民耕耘龙眼的收获喜悦,学习着龙眼品种科属知识。

储良龙眼,原产广东高州市分界镇储良村。 是龙眼著名珍稀优良品种,是鲜食与加工兼优良种。 🔃果型特大,其肉脯黄净半透明,肉厚爽脆甜蜜,肉脯粒间不粘连,干爽耐贮,可制特级桂圆肉,被誉为“岭南十大佳果”。

金牌储良龙眼,原产广东省高州市沙田镇低垌村。 比储良龙眼皮溥一点、黄一点,🔃其他与储良龙眼特征一样。 龙眼之中的冠军奖项都与金牌储良有一脚。

青壳石硖

黄壳石硖

宫粉壳石硖

石硖龙眼有三个品系,又名十叶、石圆、脆肉等。 原种出自广东省南海平洲,是栽培历史悠久的鲜食名种,广泛传播至广东、广西等地。 1829年清代赵古农择《龙眼谱》记述“粤之龙眼,当十叶为第一,十叶之名,俗化作石硖,石与十音类,硖与叶音似。 石峡龙眼 ,皮薄肉厚,口感细腻甜爽,实为上品。

双孖木龙眼,其母树来源于广东省高州市曹江镇荷花垌村的一株实生树。 因其有两条主干“孖生”(即双生),故取名为双孖木。 果粒大而均匀美观,果肉质爽脆甜,可食率高,风味品质好,是优质鲜食及加工良种。 双孖木龙眼获众多奖项,中国农业博览会展评,荣获名牌产品称号。

古山二号龙眼,母树来源于广东省揭东县云路镇北洋村古山,是该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的龙眼优良品种。 果肉乳白色,果肉易离核,肉质爽脆,味清甜,品质上等。

大乌圆龙眼,别名大龙眼、砂眼。 原产广西容县,是广西主栽品种,近几年广东也种植不少。 果形大,肉蜡白半透明,肉厚核易离,肉脆,甜味稍淡,品质中等

龙眼被誉为“果中神品”,有“南方人参”美称。 一颗就回魂。 熨帖了舌尖和胃,也滋养了内心和灵魂。

龙眼故乡,把你写到格图里,融洽糖水里,甜到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2788 投诉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道听“图”说
图说您的故乡和他乡的故事,道长这厢有请。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储情
创作 95 粉丝 1450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5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