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州里独领三国风情
2018-8-1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全市总面积730平方公里。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满洲里市总人口26万,居住着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是一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是中国10大魅力城市之一,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滿州里陈年记忆”展墙
囯门景区
国门景区是满洲里市标志性旅游景区,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景区包括国门、41号界碑、满洲里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红色旅游展厅、中共六大展览馆等景观,其中第五代国门是目前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与俄罗斯国门相对而立,是来满游客必到之处。


第五代国门


第41号界碑


欧亚大动脉


囯门两楼走廊


第四代国门
这是中方真正意义上自建的国门,建于1989年,建筑面积774.5平方米,高12.8米,宽24.45米。外表用2000多块0.5平方米的青灰色花岗岩石板镶嵌而成。国门上方悬挂着1.8米的国徽,並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国门下面各有宽、准轨铁路各一条通过。国门北侧是原公路口岸,满州里新公路口岸建成后,原公路口岸停止使用。由于中俄两国货运量逐年增加,在增铺铁路宽轨复线时,于2007年将第四代国门拆除。

第三代国门
原本是检查桥,也称栈桥,横跨宽、准轨铁路,修建于1968年。当时中苏关系较紧张,满洲里作为“反修、防修”的前沿,常年处于“备战”状态。该桥是铁木结构,主体用铁轨焊接而成,桥身漆为綠色,两侧的护拦镶嵌着木板。面西方向写有醒目的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桥身的北侧有一架铁梯,缘梯而上可以站在桥上俯视过往车辆。因该桥状似大门,又是铁路口岸的门户,故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国门”。

第二代国门
建于1920年,当时中苏两国界线实际上已经从马赤也夫斯克附近南移到十八里小站,该站现名为后贝加尔斯克。第二代国门是由苏联单方面设立的。该国门为木质拱形,门额上面向中方一侧用中文写有“中苏门”字样。其具体位置拟在后贝加尔斯克车站以东。二十年代后期移至车站对面的苏方边防总站院内。1929年“中东路战争”中苏方将驻十八里小站的中国军警驱逐,对小站实施了单方面占领。“中苏门”于1949年被苏联方面拆除。

第一代国门
建于1902年左右。1900年由俄国人承修的西伯利亚铁路铺入我囯境内,两国间最初界线标志是由俄单方面设立的。在铁路左侧路基之下树立一根木柱,木柱的西面被削平,写有俄文“萨拜喀尔省铁路交界”字样。铁路右侧,路基之上另树一块木板包装的木桩,上面钉有铁制的双头鹰国徽。位置在现在的后贝加尔斯克以西的马赤也夫斯克车站东约一公里处,距后贝加尔斯克近十公里,由于木柱及木桩设在两国铁路交畀之处,可以将该标志视为“国门”。



满州里红色展览馆



中共六大展览馆

20世纪20年代中苏边境瞭望哨(仿制)

中俄互市贸易旅游区国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套娃广场
套娃景区作为国家5A级景区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以满洲里和俄罗斯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为理念,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俄罗斯特色风情园。它是国内唯一以俄罗斯套娃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包含三大主题:主题园区、主题娱乐、主题酒店。










套娃酒店
套娃酒店是呼伦贝尔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度假主题酒店,建筑面积近10万㎡,房总量1188间,标准设有3星、4星、5星,酒店主体是世界最大的套娃建筑,具备集餐饮、住宿、商务、会议、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主题酒店功能。






中俄蒙三国演出





俄罗斯钢管舞


北湖公园夜景
满洲里北湖公园是满洲里市一个著名旅游地,内设娱乐设施和一个人工湖占地约27.5公顷,内部绿化丰富。



不夜的满州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