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5日,我来到香港尖沙嘴,找到了我的拍照目标地——重庆大厦。我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这里被美国某刊物说成是“小联合国”,居住了许多外国人,他们是到香港这个“花花世界”来淘金的,很有特色。
重庆大厦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嘴,于1961年落成,是一座混合型大厦,拥有很多廉价的宾馆、商店、食肆、外汇兑换店,以及其他服务行业。

落成于1961年的重庆大厦,是菲律宾的华人为纪念抗战时期中华民国政府的陪都——重庆而建。

经过50多年的风雨变化,发作过很多各类案件的大厦,留给世人以“暗淡”、“非法”和“邪恶”的印象。重庆大厦楼高17层,共770个单位,可能是香港住宿最廉价的地方,向来是各国背包客麇集的场地。

重庆大厦是由五栋楼(分ABCDE)连在一起的,楼中居住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住户和商户,常住客中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地域国籍的居民为多,也有一部分来自非洲、中东地区,还有一部分白人,几乎就是个“小联合国”。
图为重庆大厦首层香港兑换外汇店。

这里也是王家卫的《重庆森林》的拍摄现场之一,是梁朝伟、王菲曾演过戏的地方。




图为有东南亚特色的食物。

重庆大厦很容易找,一出尖沙咀的地铁E出口,就能够看到这座陈旧的大厦。它由5座17层高的大厦组成。楼外墙上挂满了招牌和空调的室外机。外观固然陈旧,但楼内的风格又吸引了不少喜欢“猎奇”的游客。

这里住宿费用的低廉也超出想像,约200元港币的规范套房,就是重庆大厦中最豪华的住所;50元港币一晚的床铺,也有空调、公用的淋浴间和厨房等设备。 重庆大厦的一层和二层都是店铺,一个挨着一个,大多是来自东南亚的商人开的店。这里还有印巴风味特色的餐馆和五花八门的店铺,售卖的商品包括:衣裤鞋袜、首饰、音响、手机、工艺纪念品,以至还有卖艺的,香港的多元文化在此处处可见。

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一位教授曾对重庆大厦进行了一年实地调查,以一星期寓居三晚的方式了解大厦的文化。他发现,在大厦内曾经生活的人来自120个不同国度,可谓是全球化的集中展示。

这座高层大厦,在香港的水泥森林中一点儿也不起眼,被夹在两幢星级酒店之间,楼内宾客如云。图为重庆大厦首层印度人开的店铺。




每天在大堂里人来人往,黄白黑皮肤的人随处可见,繁华极了。他们有的是非洲的大商家,将一个个货柜的布匹和成衣运回国;有的是但求容身不计较物质享受的游客;更多是在重庆大厦求生活的本地及异乡人,这里永远有故事在发生着。

大厦内的约4000位住客中,主要是香港的少数族裔人士,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裔人士、以及来自非洲不同国家的人士最多。



有些人会将这座建筑物形容成“香港少数族裔的九龙城寨”,为当地很有特色的一个另类国际化地标。




许多香港人认为重庆大厦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被错放在城市中心。 他们自己心中也充满疑惑:为什么寸土寸金的香港中心,能够保留这么一座老旧、杂乱、装满了东南亚、南亚、西亚、拉丁美洲、东欧、非洲“偷渡客”的楼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