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霜花腴•小青柑 ——与江门丽宫侨宝谷经理共勉(约茶日记之第152篇) 词 文/城市牧童 正韵/邢化娜老师 采七月果,午后风,吹来阔野芸香。 驱剪连声,妙音清洗,轻挖肉造茗房。 满茶晒场,待水干,陈化凝霜。 到瓜时、满载油晶,小夫妻振玉出仓。 约最爱杯中舞,赏鸾裙缓转,雅乐悠扬。 试问新郎,新娘环抱,相拥筑梦何方? 复兴霁光,照万里、丝路霓裳。 小青柑、伉俪情深,报国轮起航。 ——城市牧童2018年7月26日作于约茶商贸•夫唯茗典茶室 【小青柑】小青柑属于柑普茶的一种。桔普茶主要分小青柑和大红柑。传统以大红柑制成的柑普最为常见,但是由于在香气、方便性等方面的优势,小青柑的知名度反而超过了大红柑。小青柑采用纯天然的新会柑(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云南普洱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原料,在没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其特点融合了两者的优点。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果香味和陈香味,具有二者的的保健作用:健脾养胃、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降脂减肥、养颜美容以及抗动脉硬化、抗衰老和醒酒等。小青柑普的制作步骤:采果——清洗——挖果——清洗——风干——添茶——烘烤——陈化——包装。小青柑的干燥方式可以分为烘焙型和天然生晒和仿生晒三种。小青柑柑果采摘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7、8、9月份。7月份的柑果刚刚褪去了苦涩,各种所含物质都比较丰富,用来制作小青柑能大大增加茶的口感和清香。采摘一般是在下午,这样晚上在取果肉等操作的时候可以有效的保留柑果本身的味道。七月初始果,小巧玲珑,柑香果润,柑果滋味鲜明,她的自然果糖含量丰富,经过一个多月的沉淀与酝酿,自然果糖霜开始溢出表皮,一颗颗小果白衣披挂,自然而亲切。小青柑表面的“白霜”实际上跟“果霜”的形成机理类似但又略有不同,在陈皮之乡新会,小青柑的“白霜”被称之为“脑晶”或“柑油晶”。小青柑表面的“白霜”并不是发霉所导致,而是核心产区的小青柑在经过日晒或低温长时间烘焙工艺后所析出的柑油结晶而形成的白色粉末状物质。白霜”是判断干果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就有记载:“柿霜色白入肺经,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所以,小青柑表面的“白霜”是一种具有很强的保健功效的物质,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炎等。柑普茶的起源:清道光年间,被称为当时“粤东四大家”之一的进士,新会棠下人罗天池在云南任上辞官,带着上等云南普洱茶回到家乡良溪村定居。当年秋天,罗天池偶感风寒,肺燥气紧,痰咳不断。妻子便用止咳治喘的良药新会陈皮煮成陈皮水让他服用。罗天池以为妻子为他送来的是白滚水,便顺手将陈皮水倒入泡有普洱茶的紫砂壶内。谁料注茶一饮,顿觉袅袅的陈皮之香透过醇厚的普洱香味让口颊留馨并沁进肺腑。他连喝数杯,便觉喉咙舒畅了,痰咳也少了,如此喝数天,感冒症状竟消失了。自始,他每喝普洱必加陈皮一起泡。冬至前夕,族弟送来许多新鲜新会柑。罗天池灵机一动,何不将普洱放进鲜果柑内,让它们互相作用一起陈化,可能效果更佳。罗天池便用刀在大红柑蒂部圈下一圈皮作盖,掏空皮内柑肉填进上等普洱茶叶,然后晒干再吊挂在门楣檐下自然陈化。两年后,当他品尝自己创制的这一“新产品”时,那种妙不可言的独特茗香令他欣喜万分。自始这一香茗随着招待客人和邻里的口碑,一传百,百传千,很快便传了开来,柑普就此诞生,并逐渐享誉南粤茶界,并随着华侨的来往传至东南亚各国。 【词牌档案】《霜花腴》,吴文英自度腔,因词有“霜饱花腴”句,取以为名。本篇格律采用蔡国强先生《《钦定词谱》考正》之《霜花腴》,只有一体。双调一百四字,前后段各十句五平韵。具体格律如下:(上)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下)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