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是西安南部城区最重要的市级综合商业功能区,是西安的核心商圈之一,这里商厦林立,行人如织,附近还有许多大专院校。在这寸土寸金的繁华之地,背后却还隐藏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山门为双层楼阁式,山门外面嵌有《大兴善寺》门额,是明代兵部主事田澜所书。
大兴善寺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5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初名遵善寺,隋文帝开皇二年建都大兴城遂改名大兴善寺。
山门内面嵌有《五冈唐镇》石额。

进入山门,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的第一重殿。殿内正面供奉着弥勒菩萨。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


弥勒菩萨常以布袋和尚的形象出现,他终日奔走,惩恶扬善,劝人们皈依佛法,常做善事。他时常形迹于人们中间人们却不察觉,有一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天王殿内两侧还伫立着四大天王,他们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
南方增长天王身着青色,持剑,职风。东方持国天王身着白色,抱琵琶,职调。

北方多闻天王,身着绿色,执伞,职雨,西方广目天王,身着红色,握蛇,职顺。



过了天王殿,顺着路左右有两个地藏菩萨殿,右手是平安地藏菩萨殿。殿内供奉着平安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殿内菩萨右手持九环锡杖震开地狱之门,左手持明珠照亮地狱之黑暗,从而让受苦的众生能够离苦得乐。


左手是救苦地藏菩萨殿,里边供奉着救苦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是幽冥教主,以救济三恶道众生之苦为任,此殿内雕塑向大众表明佛教因果关系,启迪人们的理性和善心。


接下来是钟鼓楼坐落两侧,右边是钟楼,上有“天声”二字。

左边是鼓楼,上有“地音”二字。

过了钟鼓楼,左右有两个侧门,走侧门进入里边院子,一进院子眼前豁然开朗,院子里绿树环抱,花草簇拥,漫步其中,在僧人的诵经中听着深沉而悠远的钟声别有一番意境。




正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庄严肃穆,气派非凡。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五方佛,分别是中央大日如来、南方宝生如来、东方阿眾如来、西方阿弥陀如来、北方不空成就如来。 密宗的主尊佛就是五方佛,也称五智佛,五智如来。分别代表着中、南、东、西、北正方。

大殿内两侧还供奉着二十四诸天神像。
佛教将世界化为三十三天,这其中生存着无数众生,而在这些众生中有二十四位诸天神最为突出,称为二十四诸天护法。护法便有了护持佛法、护持正法的意思,并护持参学修习佛法之人。



大雄宝殿前的经幢。


大雄宝殿背面的牌匾。
大兴善寺是隋唐时期的国立经场,当时印度高僧陆续到此传授密宗,成为中国的密宗的发源地,日本的真言宗也认其为祖庭。




大雄宝殿侧面的铜磬。此磬特大,为如意形。磬与木鱼都是佛门修行之法器,在诵经时遇有段落变化之际,或遇佛号特殊之处,都要敲打大磬,令大众师知觉,改换段落或合掌放掌。

转过大雄宝殿就是观音殿。大兴善寺观音殿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唐文宗李昂爱吃蛤蜊,一日,御厨所进的蛤蜊中有一个剝不开,文宗很觉奇异,乃焚香禱之,不久蛤蜊外壳自然张开,里面有观世音菩萨像,惟妙惟肖。于是文宗令人以彩色锦缎包裹,装在金粟檀香盒里,毕恭毕敬地送到大兴善寺,并下令建一座观音大士阁供养。现在里面供奉着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观音殿的西边是普贤殿,东边是文殊殿。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与定德,文殊菩萨代表智德和证德。两者并为释迦摩尼佛的两大胁侍。


大兴善寺最后一进院子是法堂。法堂是寺院讲经、传法的地方。法堂正门上悬挂着匾牌,题曰“觉悟众生”,字为清末光绪皇帝御笔。

法堂与南边的观音殿及东西两边的玉佛殿、卧佛殿一起组成一个四合院,是大兴善寺最为幽静的处所。

法堂前有东、西两个放生池,东边的是鱼,西边的是龟。龟池里爬满了大大小小的乌龟,最大的直径有五十多公分。

寺庙的西边还有一个观音殿,匾额上书觀音洞,里边供奉有观音菩萨像。


佛塔是佛教特有的,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一般多用于供奉舍利、经卷等,此塔为七级舍利塔,在寺院的西北方向。

在院落的一侧是客堂,客堂是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负责对外的联络、居士、云游僧的接待等。

这个驮碑的乌龟真名叫贔屃(bi xi)也叫霸下,是龙生九子的其中一子,贔屃生性喜欢负重,故常用它来驮碑,可惜年长日久背上的碑已不见了踪影,只剩下驮碑的贔屃。

放置在路边的石狮。看此石狮的形制和风化程度想必它也是隋唐之物。

我徜徉在这特立于繁华闹市中的佛门净地,看着跪拜在佛像前的人们,心想有几个真正是为了佛而求佛的人。其实欲求善果并不拘泥于环境和形式,就象这座处于闹市中的寺院,不受世事纷扰,不堕物欲红尘。其实每个人心里就有一株菩提树,只要能悟透纷扰的世俗,万物皆有因果,那就有了一颗淡定的禅心。
游大兴善寺有感 千年古剎隐红尘,青灯黄卷诵佛音。 修行无须到蓬莱,菩提原本自在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