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境内)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波斯托伊那溶洞位于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被称为“溶洞之王”。说起溶洞,我去过国内的张公善卷、瑶琳仙境、芦笛七星、龙宫黄龙、织金打鸡洞,这喀斯特原乡的溶洞又有何不同呢?......
一早离开萨格勒布,前往斯洛文尼亚的波斯托伊那溶洞,途经公路服务区小憩进食。
克罗地亚尚未加入欧元区,货币仍为库纳。


不知不觉就过境进入斯洛文尼亚了。斯国面积2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市略大)人口200万,于1991年独立并于2004年加入欧盟,于2007年加入欧元区和欧洲申根区。

抵达波斯托伊纳溶洞(Postojna Cave)景区,这是欧洲最热门的旅游溶洞,在过去200年里,已有近4000万名游客来此游览。


这里的礼品店里到处可见白色的蝾螈玩具,在溶洞里生活着斯洛维尼亚娃娃鱼-蝾螈(proteus),它皮肤白皙体形纤巧,无眼无鳞有四肢,据说它可以不吃不喝存活多年,一般寿命可以达到100多岁,是目前溶洞中发现的200多种穴居动物里体型最大的。


波斯托伊纳溶洞发现于1818年,溶洞全长27公里深115米,是欧洲第二大溶洞。1872年在洞内修筑了小铁路以替代马车,1884年开始在洞中用电灯照明,淘汰了原先的蜡烛、油灯和火把。

在奥匈帝国哈勃斯堡王朝鼎盛时期,茜茜公主和丈夫奥地利国王弗兰茨·约瑟夫多次造访此地。在18世纪,来此游览费用十分昂贵,因此进入波斯托伊纳溶洞观光,成了时髦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如今这里每年吸引近60万各国游客来访,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


波斯托伊纳溶洞曲折幽深的地下长廊里,洞内套洞由狭窄的隧道相连,洞内建有铁路和电动列车,单程行驶时间约15分钟,步行游览约2公里后,再乘小火车另路返回洞口。

洞内常年保持在10°C左右,需要注意保暖

波斯托伊纳溶洞的石灰岩是7千万年前于海底形成的,地下的河流形成了三层的隧道,溶洞最大的层是中层,它是150万年前被Pivka河冲刷而成的。主要景区有辉煌厅、帷慢厅、水晶厅、音乐厅等4处主要岩洞。

下了火车就进入辉煌厅,这是洞内最漂亮的一区。500多米长的隧道发现于1891年,1926年正式对外开放。隧道里有美丽的洞厅,比如白色厅、红色厅和面厅,它们的特征是白色和红色的石笋、挂面形的小钟乳石等。




在洞内供游客行走的近2公里的坡道上,没有一级台阶,这个和国内的明显不同,似乎更加安全些。

洞内没有国内那种五颜六色的照明,只有白色和黄色的灯光,显得非常淡雅和舒适。


在步行段全程不走回头路,这段路一步多景,令人目不暇接。到处是亿万年前即开始生长的石笋和钟乳石,也有刚生长不久的,在这里你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历史长河了。

波斯托伊纳溶洞的钟乳石和石笋是宝贵的自然财富,最小的是筒子和从洞顶吊下的钟乳石,最大的是高耸的巨大石笋和烧结晶石堆,在溶洞的墙上有多种形式的烧结晶的石幕。

钟乳石和石笋彼此连接形成的石柱

















钟乳石和石笋形状千姿百态,颜色也各不相同。如果在水中含有过多的氧化铁,钟乳石和石笋的颜色会被氧化成红色,氧化锰过高会使让钟乳石和石笋变成黑灰色。


烧结晶的堆、石笋和钟乳石是经化学物理过程形成的,开始以小突起附在洞顶,以后逐渐向下增长,具有同心圆状结构。


面对石柱,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面厅(Dvorana cevcic)的顶上有许多小的钟乳石,形如挂面状而得名。









钟乳石和石笋的生长速度大约是0.1-1毫米/十年,波斯托伊纳溶洞内最古老的钟乳石和石笋是50万年前开始形成,但大部分的年龄为5万年。





最后我们到达音乐厅,这是溶洞里最大的厅,面积3000平方米高约40米,形似一座巍峨的宫殿,可接待一万人。洞内音响效果极好,回声很大可持续6秒,所以经常在此举行岩洞音乐会。音乐厅有纪念品商店,游客也可在此乘坐电动列车,前往出口返回地面。

重温波斯托伊纳溶洞奇异瑰丽的景色



波斯托伊纳溶洞,当之无愧的“溶洞之王”!
△、乘坐电动列车进入溶洞视频
△、溶洞大厅景色视频
图/文:一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