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网
7月3日,“大师:澳大利亚树皮画艺术家”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个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各自的策展团队精诚合作,历时近两年,呈现给大家的、介绍澳大利亚原住民历史与艺术的文化“大餐”。同时,这也是作为澳大利亚国宝的树皮画首次走出国门,开启国际巡展的第一站。
展览现场 树皮画,是澳大利亚原住民创造的以原始宗教为主题的一种绘画艺术,记载了原住民在远古时代的思想追求和生命表现,具有澳大利亚原始艺术的鲜明特点,是记录原住民精神世界与文化传统的图像的百科全书。经过数百年发展演变,树皮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依然保持着梦幻般的想象力和强烈的生命力,不仅得到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热爱,对于身处现代文明的都市人同样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

展览现场 展览展示了位于澳大利亚北海岸线半岛地区的阿纳姆地的原住民艺术家及其树皮画作品。阿纳姆地是原住民的生活家园,也是澳大利亚所有原住民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其独特的、基本完好的原住民文化而闻名于世。1948年,《伦敦时报》上刊载的一篇文章将澳大利亚阿纳姆地的原住民艺术家称为“古典大师”。之后,阿纳姆地原住民的艺术逐渐进入澳大利亚和全球视野。在过去几十年里,树皮画大师引起了艺术界和观众的广泛关注,他们传承古老的艺术传统沿袭至今,并使之在世界艺术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


展览现场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珍藏着2000余件树皮画作品,在数量和种类上均为世界之最。本次展览中的树皮画作品创作于1948年至1985年间,是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收藏中的精品和原住民艺术家的代表作。 展览分为阿纳姆地东部、阿纳姆地中部和阿纳姆地西部三个部分,分别表现了东部、中部的雍古族艺术家和西部的宾尼奇族艺术家及各自独特的树皮画风格。在全部154件珍贵展品中,包括纳瑞金·梅么如、贝利克奇·古马纳、戴维·马澜纪、伊热瓦拉等46位艺术家创作的122幅树皮画作品,另外还有32件木雕木刻、绘画原料及工具等。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2日。

纳瑞金·梅么如 生卒:约1914年—1982年 曼格嘎利力氏族 《鳄鱼人与魟鱼人之战》1963年 卡雷尔·库普卡收集于阿纳姆地东部的伊尔卡拉

穆特提奇卜伊·芒南古拉(MUTITIJPUY MUNUŊGURR) 生卒:1932年—1993年 度瓦支派,加普氏族 《神祖姜考务与鲨鱼马纳在加普氏族》1967年 海伦·戈格沃门收集于阿纳姆地东部的伊尔卡拉

米森纳尔·古鲁微微(MITHINARRIGURRUWIWI) 生卒:约1929年—1976年 度瓦支派,高浦氏族 《高浦氏族的蛇韦替吉》1967年 海伦·戈格沃门收集于阿纳姆地东部的伊尔卡拉

达乌迪(DAWIDI) 生卒:约1921年—1970年 度瓦支派,噶万努克氏族,利亚伽纳乌米厄语 《草编鱼篓》1966年 JA·戴维森收集于阿纳姆地中部的密连亘比岛

戴维·马澜纪(David MAḺANGI) 生卒:1927年—1999年 度瓦支派,曼翰如顾氏族,曼亚如顾语 《曼翰如顾葬礼中的图腾》1966年 JA·戴维森收集于阿纳姆地中部的密连亘比岛

汤姆·焦佤(Tom DJÄWA) 生卒:1905年—1980年 易瑞卡支派,岱谷尔谷尔氏族,顾巴坡尹谷语 《螃蟹》1965年 JA·戴维森收集于阿纳姆地中部的密连亘比岛

伊热瓦拉(YIRAWALA) 生卒:约1897年—1976年 度瓦支派,伯恩氏族,库宁奇古语 《鳄鱼图腾》1965年 《原住民艺术委员会2号收藏》,收集于阿纳姆地西部的闽吉兰(克罗克岛)

迪克·古奈古奈·摩如摩如(Dick NGULEINGULEI MURRUMURRU) 生卒:约1920年—1988年 易瑞卡支派,布劳嘉氏族,丹邦和库宁奇古语 《弥弥于狩》约1980年 《原住民和托雷斯岛民事务艺术收藏》,收集于阿纳姆地西部的甘巴兰亚(昂佩里)

博比·巴德究瑞·南究米拉(Bobby BARRDJARAY NGANJMIRRA) 生卒:1915年—1992年 易瑞卡支派,嘉拉马氏族,库宁奇古语 《玛阮卡》1970年 经由彼得·布洛肯沙和博比·巴德究瑞·南究米拉获得,收集于阿纳姆地西部的果马蒂厄河流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