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齋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6月29日 2018

墨契自然|王建中(寳泉)山水作品欣賞(一)

WANG JIANZHONG

王建中 字寳泉,1971年生于济南,现居青岛,斋号廣水山房。先后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影视动画专业、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民建中央画院青岛分院副秘书长 艺委会副主任、 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志愿服务艺委会副主任、 青岛市李沧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静写山川 墨契自然 文 | 张铁轮(青岛市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民进青岛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中国山水画之境界,追求自然造化之美,通过笔墨丹青的挥洒,融合万千气象为魂,与天地万物烟云雾霭风雨晦眀等息息相关,妙造自然之趣。依据此理念,中国山水画艺术便充满了诸多情趣,更加丰富多彩。 青岛画家王建中先生美术专业毕业,从事媒体宣传工作之余,多年来一直着力于山水画的创作之中,不断从大自然当中陶冶性灵,通过凝炼作品中的山石草木、流云飞瀑,从而表达儒雅、沉静、豁达的人文情怀。正所谓“造化为师,中得心源”。 王建中先生还在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广袤深厚的土壤中汲取着营养,不断追求儒家思想真善美的统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由山水之境,仁智之德,从而达到心与境的完美融合。也深深领悟到老子道家的哲学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悟道”、“观道”和“体道”作为核心美学思想得以生发。 中国画不管是工笔还是小写意、大写意,其本质都源于一个“写”字,在画中写出象内、象外之意和画家自己的心中之意。也充分体现了“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的艺术理念。王建中先生一直细心体味着中国山水画的这一核心“写意精神”。他最喜欢也是最常用的一方印便是“墨契自然”。砚田耕耘二十余载,此已成为他山水画创作的永恒主题。中国画是强调线条的艺术,其中的每根线,不论长短粗细,都要求做到“一波三折”,线条要有曲直、浓淡、粗细、枯湿、虚实等诸多变化,行笔要有轻重快慢之气。他平时除了研习历代山水画名家名作、画理画论外,还经常利用节假日跋山涉水,采风写生,“搜尽奇峰打草稿”。尤勤于书法,精研笔法墨法,由二王始,遍临苏黄米蔡诸体,常置孙过庭《书谱》于案头,目识心记,兼容并蓄。近年尤擅行草书,笔力愈发遒劲苍茫。 他认为,绘画乃兴趣使然,兴之所至挥毫而就,不必天天都画,贵在勤于思考,思考的过程大于挥洒的过程。工作之余,他常于自己的画室中,伴一杯清茶,听一曲妙音,或伏案挥毫泼墨,或翻书秉读轻念,凝神静思间实乃一种历练和修行。虽非职业从事绘画,但其专心投入,情之所至,笔耕不辍。 近观王建中先生的山水作品,不论其尺牍小品,还是宏篇巨制,始终信奉并遵循着“笔墨当随时代,状物摹写心章”、“自然为我出新意,我为自然写精神”的创作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建筑、雕塑、舞蹈、戏曲等姊妹艺术,追求中西合璧、融古开今,大胆锤炼笔墨,探索创新 肆意挥洒的写意方式,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与时代风格。 书画在法,起于笔法,研于墨法,而其妙在于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多年来,王建中先生在坚持笔墨修炼的同时,注重在理想与现实的边际上表达意象与意境,在心灵与现实的交汇处寻求精神的栖居。体现在作品中,绘画语言平实自然又力求新意,他通过密集的点线面,将山石树木、烟云流瀑交织为充满动感的空间,注重不同物象之间的揖让、穿插和揉汇,创造出蓬勃葱郁的整体,显现出丰沛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作为当代人对大千世界的意象性感受,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创见。 中国山水画并不刻意于追求造型,而是通过绘画造型对笔墨变化进行一种合理的把握,追求“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只有敏而多思,方能宁静致远。王建中先生的山水作品,匠心营造山川意境,通过水墨的黑白灰、点线面的有机组织架构,画面浑厚华滋,意趣盎然,玩赏之间,氤氲灵秀之气扑面而来。观者可充分领略到那种“咫尺千里”、“胸怀天下”的豪迈! 独爱山川任逍遥!作为一名实力派山水画家,王建中先生的发展势头正劲,初心不改,艺事日益精进,期待他的精品力作不断问世!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3543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塗齋
创作 4 粉丝 752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4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