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共和国首都布达佩斯是欧洲著名古城,被誉为“多瑙河明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布达佩斯被多瑙河一分为二,西岸为布达东岸为佩斯,竟然和陈强的两个儿子同名。布达与佩斯间以8座桥梁相连,使之成为美丽的双子星城市。
车入布达城区先过皇宫再抵渔人堡
中世纪时此段城墙由渔民负责保卫,渔人堡由此得名。渔人堡融合了新哥特、新罗马式的建筑风格,面朝多瑙河和国会大厦,被评为匈牙利令人印象最深的杰出建筑群。

登上城堡山前方即是马加什教堂,此教堂已有750年历史,在土耳其人占领时期曾被改为清真寺,布达光复后又恢复为天主教堂。这座哥特式的建筑物精美绝伦,教堂拱顶皆由彩色玻璃镶嵌而成,教堂的尖塔楼高耸入云,庄严神圣让人肃然起敬。


渔人堡和马加什教堂间的广场上,有一座匈牙利第一位国王圣伊斯特万的青铜雕像,他令匈牙利人改信了基督教。


伊斯特万一世在匈牙利传播基督教,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授其匈牙利使徒国王的爵位。


青铜雕像基座四角各有一只石狮子

1987年,整个城堡区及多瑙河畔的景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进入渔人堡的二楼,这里是要收门票的。渔人堡实际是布达城堡的外墙延伸,起到防御要塞的作用。

在渔人堡上可以远眺多瑙河东岸的佩斯城,那里有匈牙利国会大厦、匈牙利科学院、国家歌剧院和艺术宫等。


渔人堡有七座堡头,代表七个马扎尔部落于896年定居喀尔巴阡盆地。

匈牙利人自称为“马扎尔人”,而他们被欧洲人称为“匈牙利人”最主要的原因是,马扎尔人像当年的匈奴人一样,是通过征战“闯入”欧洲的,欧洲许多语言的“匈牙利”就是由“匈奴”一词演化而成的。


如今匈牙利人的相貌虽然具有欧洲人的特点,但也带有东方人特别是中亚人的轮廓,黑发的比例明显较高。他们语言中也隐藏着蒙古语和突厥语的词汇。



刚游览完渔人堡就下起倾盆大雨,我们登车经链子桥过多瑙河,前往东岸的国会大厦。


进入停车场后雨势稍歇,我们下车继续游览。

广场上的雕塑似乎是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作品



雨丝渐密,继续向国会大厦前行。


阵雨又起,只得在屋檐下暂避

雨中古老的有轨电车韵味无穷




在多瑙河边望西岸城堡山及大桥、游船

阴雨绵绵一时半会停不了,国会大厦、河边犹太人铁鞋及纳吉塑像就不去看了。

转到圣伊斯特万大教堂时天又转晴了,这是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由匈牙利第一位国王伊斯特万一世(975–1038)得名,其木乃伊右手安放在内。





前往英雄广场,其两侧是美术博物馆。


1986年,匈牙利人民为庆祝建国1000周年建立了英雄广场。

广场后方的对称柱廊建筑上有十四尊雕像,他们是匈牙利历代的明君圣主或战功显赫的将军等历史名人。


石碑的基座上,有于9世纪创建匈牙利的7个马扎尔人部落领袖雕像。他们全身披挂骑着高头大马,手执兵刃威武雄壮。匈牙利人最早起源于亚洲的几支游牧匈奴部落,他们逐渐西迁以寻找新的水源和草地,直至来到多瑙河和蒂萨河一带定居,并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亚洲,我们的故乡,我们过去的祖国。”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长篇叙事史诗中多次这样提到匈牙利人是来自亚洲的民族。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曾经说过:“匈牙利民族来自东方,毫无疑问我们的祖先来自亚洲。欧洲人认为我们是匈奴的后代,虽然还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据,但我们相信这是真的。”




匈牙利是著名的葡萄酒出口国,来此怎能不品尝呢?晚餐点了“公牛血”干红葡萄酒和托卡伊贵腐酒。据说在抗击奥斯曼帝国军队时,喝过“公牛血”的士兵斗志高昂猛异常,此酒名声大噪流传至今。而匈牙利托卡伊贵腐酒因其高贵品质被称之为“帝王葡萄酒”,为法国上流社会接受并誉为“酒中之王”。

据说1650年土耳其军队入侵匈牙利,此时正值葡萄收获季节,为免遭劫掠农人推迟采摘,直到冬日上冻之前才开始收获。葡萄这时已经干蔫并泛起一层霉菌。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年酿出的葡萄酒颜色金黄,还产生了特殊香气,如水果干、蜂蜜、葡萄干与贵腐霉的浓郁香味。偶然的推迟采摘,意外地为托卡伊贵腐葡萄酒带来新的命运,从此走向辉煌。

托卡伊贵腐酒又被称为奥苏(Aszú),奥苏贵腐酒的分级以筐(Puttonyos)来表示。从前工人采用筐来搬运葡萄,向基酒中倒入贵腐葡萄,倒入的筐数越多酿造的葡萄酒就越甜。所以筐被用作托卡伊奥苏贵腐酒甜度和等级的衡量单位,筐数越高等级越高。

品尝之下大家对匈牙利葡萄酒赞不绝口,口味独特的托卡伊奥苏贵腐酒,更是受到女士们的一致好评。

入住旅馆后意犹未尽,酒友们又去酒吧喝匈牙利本地鲜啤,就用花生米当作下酒菜,尽兴而归。


【补记】:数日之后,在维也纳机场转机返国时,于免税店里发现有托卡伊奥苏贵腐酒,于是果断拿下4瓶(每张护照可买2瓶)。查了一下,比国内便宜了一半不止。期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与旅友们一起品尝美酒,共同回忆难忘的匈牙利之行。
图/文:一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