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锦衣旗袍诗,曼玉花样人
雨巷的她,在青石桥上 那把仙姿袅袅的油纸伞 等旗袍上那朵绽放笑容的花瓣 在迎风而动的绸缎上, 开出羞涩的初恋
擎着花伞的小蛮腰 体态轻盈,步入柳烟 高贵的气质,优雅的身段, 风靡江南。

旗袍,一首低眉的诗,每个生命,无论是素颜出镜,还是盛装出场,都该为自己满腔的热爱和一份真诚的追求,热烈地绽放一次,尽兴地活一次,才对得住这一趟尘世的来过。


矜持、含蓄、美丽、纯洁,高雅,是旗袍的物语。 我与旗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它如我的恋人,亦如我的灵魂。

喜欢穿旗袍的女人,应该大多是静默成诗的,婉约中透着古意,当她们携一袖暗香流韵,带着深深浅浅的心事,穿过岁月风尘时,身后,便也留下了一路风情和一路幽歌。

旗袍,像一阕旧词,又像一首婉约诗。 旗袍,永远是所有美丽衣裳中的佼佼者。 无论何时,旗袍都可以从时装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独领风骚。

而已逝画家董小华把有限的生命,付与了艺术,用精湛独特的笔触描绘着女性世界。


董小华祖籍山东,1965年生于黑龙江双城县,1994年入中央美院国画系深造,并曾进修于北京画院等单位。1997年始办个展,步入画界。作品《月香》获澳洲亚太地区水墨画大赛银奖。《早春》获加拿大第三届枫叶杯大赛铜奖。《秋韵》等众多作品参加中国美协等单位举办的大赛、大展,屡有获奖,为中国美协会员,青年女画家中的后起之秀。 2009年1月,因先天性心脏病英年早逝,享年44岁。


她痴情于画,却从不为画而画,而是注重知识内涵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把艺术从平庸、世俗、功利的氛围中分离出来,并在勤奋实践中升华了自己的风格,她的画作仿佛都是对自然景象、美好人物和独立人格的一次次抓拍!

《长辫子》
尺寸:65×66cm
材质:纸本设色
年代:2008年

《眼神》
尺寸:33×33cm
材质:纸本设色
年代:2007年

《八十年前旧江南》
尺寸:64×65cm
材质:纸本设色



董小华笔下无论古今的女性,淑女神态俨然,眉宇间总是有一股难以名状的思绪。




在董小华的画里,我们看不到女性的悲哀,也看不到无奈,而是自爱、自信和自重,并时刻透出一股坚不可摧之信念,一种弥足珍贵的力量,一种超然的艺术魅力,让人产生出不可抑制的悲悯和尊重!




旗袍,最是一种含蓄的美,更是叫人“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旗袍女子惊艳的美,哪怕只是一眼的邂逅,竟可以叫人念念不忘。

《伤秋》
尺寸:131×33cm
材质:纸本设色 年代:2005年

《红藕香残》
尺寸:132×33cm
材质:纸本设色
年代:2005年

圆臀玉腿细柔腰
含而不露,露而性感,水蛇的纤腰,突显臀部的圆翘,修长的腿,在走光的长衩上流露暧昧,坚挺的乳房,隆起诗意的梦幻,凸凹的人体曲线,风韵内敛。

《大四女生》
尺寸:140×120cm
材质:纸本设色
年代:2008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