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的首都,位于小喀尔巴阡山麓多瑙河畔,西距维也纳只有60公里。在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途中,顺道来此游览并午餐。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经历“天鹅绒分离”以和平方式分家,布拉迪斯拉发就成为欧洲最年轻的首都,然而它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作为曾经的奥匈帝国都城,这里留存着众多关于上个世纪的记忆。
行车一个多小时,越过多瑙河上的铁索桥,即可望见布拉迪斯拉发城堡,这是一座四方形的建筑,城堡四角均建有高大的塔楼。

英姿飒爽的骑士,手持宝剑,骑着飞驰的骏马,向着天空致敬。



登上城堡观景台,可以俯瞰平静宽阔的多瑙河,铁索大桥顶部是UFO旋转餐厅,看来只能从两水泥桩内部的电梯进入餐厅了。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原是古罗马人建造的一座简易要塞,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扩建,1541年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府邸。19世纪城堡毁于火灾后重建,一度成为斯洛伐克议会所在地,如今这里成为了国家文化纪念馆。




布拉迪斯拉发古城堡的后花园


布拉迪斯拉法城堡建在85米高的山坡上,在冷兵器时代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塞。


离开古城堡走下山来,就是斯洛伐克的总统府,国家不大总统府也是袖珍型的。


三位一体教堂门前的红色旅游小火车及古老的有轨电车道。


布拉迪斯拉发的老城区是最值得一游的地方,虽然面积不大但保留了中世纪城市的原貌,一座座饱经沧桑的历史遗迹都在无声地讲述着过往的岁月时光。

米歇尔门是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中世纪的城门。城门之上是高51米绿色尖顶的钟塔,塔顶是天使圣米歇尔的雕像。米歇尔门建于14世纪,起初为低矮的哥特式建筑。18世纪时,城门上方加建了巴洛克式的圆顶。如今顶部的钟塔内开辟为小型兵器博物馆,展示中世纪的兵器。

米歇尔门是该市最古老的建筑物,城门底下地面还有一个圆盘,标记着世界上主要城市的方向以及距离,其中包括北京和香港。


进入米歇尔门即来到老城区的街道



老市政厅建于1421年,后辟为市政博物馆,它见证了欧洲历史的重要事件,1805年拿破仑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此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宣告神圣罗马帝国的终结。

外墙上的肖像是有故事的,画家将欠债不还的老赖形象描绘在墙,使之颜面扫地。

市政厅前的罗兰喷泉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但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形态,清澈的流水将广场点缀得富有灵性。广场四周的老屋里分布着各国使馆,当我看到日本太阳旗时还以为是商社驻地。据说该国总统前年会见了老和尚,不知近况如何。

5世纪时斯拉夫人在斯洛伐克定居,9世纪时由匈牙利人统治,后为奥匈帝国一部分。1536年布拉迪斯拉发成为匈牙利首都,共有11位国王和女王在圣马丁教堂加冕,但匈牙利迁都布达佩斯后此城即逐渐衰落。


这尊塑像据说是20世纪初的名人,后穷困潦倒且有精神问题。他常身穿天鹅绒绅士礼服在街头游荡,举着他的礼帽向过往的行人打招呼,向妇人们鞠躬致意。

老街上的礼品店

老城区房子多为巴洛克风格建筑,漫步在方石铺就的街道上,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纪。


这个“守望者”是布拉迪斯拉法的代言人之一,他深受游客的欢迎。许多人蹲下来与之合影留念,他的头盔被摸的锃亮。

据说这位管道工每天在地下工作间隙,常爬上地面观看来往的人群。但有一天他不慎看到了一位女士的裙底,因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为此有人为他修了这个雕塑。

斯洛伐克的传统美食以猪肉为主,烹饪方法丰富味道浓郁,分量十足价格实惠。


天气炎热,广场上消暑的喷雾装置。

沿着老城区中央街道到达城市的尽头,便是一处非常气派的斯洛伐克国家剧院,剧院修建于1886年,是斯洛伐克歌剧院和国家芭蕾舞团的演出地。


教堂旁边的一条小径,一路绿林掩盖, 游客和市民坐在椅子上休息,享受城市之中最为纯净的空气。这里有富有灵性的喷水池,以及知名作家的雕像。漫步于此不禁感叹到,这座小城是如此优雅而令人心旷神怡。



与国内旅游城市相似,这里也有美食一条街,展示着当地美食特产。

又见酸黄瓜、泡椒、腌洋葱。

各色肉制品,还有现场碳烤乳猪。



看来此地也吃辣,用半袋辣椒粉熬煮大锅肉菜(匈牙利口味?)。


转动烘烤的面包,香味四溢。


本地烧制的陶瓷花卉


布拉迪斯拉发城市虽小但五脏俱全,这是个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色彩明艳却也有斑驳的老城。有矗立山巅的城堡,也有横跨多瑙河的现代桥梁。这里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拥有的只是如童话小镇的安宁与恬静。
图/文:一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