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古猗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原名“猗园”,源于《诗经》中“绿竹猗猗”句。清乾隆十一年重修改建后更名为“古猗园”。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址:南乡镇沪宜公路218号。
逸野堂处于园林的西北角,原来的柱梁均用楠木构筑,又称“楠木厅”。又因四面道路相通,登堂可览全园之胜,也称“四面厅”。
“文革”时被破坏,80年代重建,以钢筋水泥取代楠木。“逸野堂”三字为书法家唐云所书。拾阶而上,入室仰望,可见明代书法家董其昌题额“华岩墨海”,可见当时文人墨客相聚之盛景。





微音阁,高10米,廊门三开,可观赏月圆月缺奇景。建筑师按照月球四季运行轨道,并据地形特征,精心运算观月最佳点,设计了绘月廊。
阁前庭园中有一座10米高的唐经幢,仰莲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顶,典型唐代雕饰风格。始建于唐咸通八年,1959年移入古猗园内。
微音阁在园中属较晚建筑,于1947年由微音社募捐建成。微音社系民国时期南翔地区知识分子自发组成的社团,意在发出呐喊之音,以点燃星星之火。

戏鹅池,位于园区的中心地带,因池内有白鹅成群而得名。


池东有一船形建筑,为石舫,名“不系舟”,建于明代。上有清末进士廖寿丰撰书对联“十分春水比檐影,百叶莲花七里香。”

现存于古猗园的“万安塔”。



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洛阳桥”。





青清园,建于1985年,景区以青竹为主,体现了古猗园“绿竹猗猗”的特色。园内有方竹、紫竹、龟甲竹、罗汉竹……,成为上海市观赏竹品种最丰富之地。



荷风竹露亭把猗猗青竹与田田莲花融为一体。






园中建筑无不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特色,极具观赏价值。










园中众多楹联,碑刻书法精湛含义深刻给园林增添文化气息。




园中古木参天,极为壮观,第二幅图是有470岁树龄的“盘槐”,第四幅为龙柏。




作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公园为人们提供了极为舒适优美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