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为民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6月23日 2018

郏县文庙

— 原创 —

郏县文庙又称文宣王庙、孔庙、夫子堂,位于河南省郏县老城南街中部东侧,是典型的左学右庙建制,既是郏县的学宫,又是郏县古代官方、孔氏家族、社会各界祭拜孔子的专祀庙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郏县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后裔的聚居地之一,孔子后裔唐代时就迁到郏县,被称作“郏县派”。“郏县派”是山东曲阜孔府十大支派之一。五代后周时,孔姓族人在时任县令郭忠恕的支持下和“宁陵支派”、“鲁山支派”迁郏的宗亲联合,共同创建孔氏家庙,公元954年(后周世宗显德元年)竣工。北宋末年毁于战火。公元1206年(金泰和六年),时任知县张志行在原址上重建官方文庙,奉旨倡导民众尊孔学儒。明清两代大修十次,建国后又多次维修。郏县文庙是一组颇具东方建筑色彩的古代建筑群,在规模、建制、保存完好程度等方面,除了山东曲阜孔庙、南京夫子庙以外,超过了其他全国各地的文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郏县文庙整体布局为坐北朝南,中心庙区占地9000多平方米,可控制面积16万多平方米,保存建筑22栋71间。整体布局由东、中、西一主两次三条南北轴线贯穿,中轴线以大成殿为主体建筑。东轴线南北依次有节孝总坊、节孝祠、崇圣祠和古代儒学署,以崇圣祠和节孝祠为主体建筑。西轴线有忠义祠、土地祠等建筑。三条轴线各自布局完整,但又相互依存,体现了曲阜孔庙和孔府两大建筑群既综合又取舍的建筑格局。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覆盖殿顶。檐下大额枋与平板枋透雕日月云气、人物车马、桥梁房舍、花鸟山水、卧榻桌椅等精美木雕图案。前檐四根木檐柱柱头鼓浮雕形象生动的虎首。柱身的通体柱面透雕滚龙云气,雕刻精湛,栩栩如生。这些绚丽的浮雕、透雕木刻画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虽然不如山西晋祠圣母殿宋代木雕龙柱的时代早,但是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河南仅此一例,可谓清代木雕龙柱的佼佼者

大成殿外檐斗拱、檩枋等处保留有部分原构彩画,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这里彩画的色调、画技、风格和绘画内容等既不同于通行于北京、承德等地区的“殿式”彩画,又不同于流行于苏杭等地区的“苏式”彩画,而独具浓郁的中原地区地方特征。鉴于彩画不易保存等原因,河南等中原地区此类原构彩画已经不多见,所以尤为珍贵。

文庙前的柏树行街,是创建文庙时设置的神道,长400米。神道北段住有孔姓守庙户,至今尚在。

郏县文庙的古建筑有以下独特之处:一、它创建年代久远,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保存完好,木、石雕刻艺术和彩绘艺术在全国各县级文庙中最好。二、它的建筑规制是山东曲阜孔庙、孔府两大建筑群经过综合和取舍后建成的又一具有东方建筑色彩的古代建筑群。三、它与正统孔子后裔密切相关,既是孔子家庙,又是官方文庙,受到了国家文物专家、古建筑专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评和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1657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见闻民间文化
展现与传承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曹为民
创作 94 粉丝 136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