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顶顶
关注 已关注 已关注

《鸿雁》一段感人音乐的故事背景

《鸿雁》是一首渊远流传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红遍大江南北。 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 想一想曾经的过往, 用力的遥望未来, 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挂在天堂。 悠远蜿蜒,直抵内心......

《鸿雁》是由呼斯楞演唱, 并收录在专辑《塞北》中的一首歌, 它的作曲灵感则来自蒙古民歌。 每一次听到《鸿雁》时, 我们总会被它苍凉的音律所感动, 而这首歌之所以如此打动人, 是因为它的背后, 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朋友你知道吗……

1717年秋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今巴彦淖尔市中旗呼勒斯太苏木的一个牧民家中、伴随着阵阵雷声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莫日根巴特尔——后来成为著名的梅力更召三世活佛。

早在1722年,乌拉特西公旗王爷达尔玛什里下令让旗政府和梅力更召合作,派专人去西藏请第五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目的是从民间选出第三代梅力更召的活佛。经过严格筛选,达赖和班禅共同选中了5岁的莫日根巴特尔为梅力更召转世灵童,被请到梅力更召坐床继位,取法名罗布生丹毕佳拉森,被封为梅力更召三世葛根(住持)。

从此罗布生丹毕佳拉森就开始了他辉煌的人生旅途。他先后学习并掌握了蒙文、藏文、梵文、满文、汉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及印度、尼泊尔、阿富汗、哈萨克等国的语言文字及佛文经典。在多年的学习、游历中,他最大的动力就是来自亲人的期盼和挂念。

罗布生丹毕佳拉森的妹妹几年前远嫁到黄河南岸的鄂尔多斯地区。现在看来,距离并不远,而在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却是十分遥远的。兄妹二人的挂念只能用书信来沟通,但妹妹不会写字,一封信辗转传递,找人念、找人写,十分费事。关于书信,自古就有雁足传书的佳话,“鸿雁”往往成为书信的代称。

妹妹强烈的思乡情绪和状态令婆婆不满。时间一长婆媳关系有些紧张。妹妹只能把心中的惆怅悄悄托人写信诉说给哥哥罗布生丹毕佳拉森。哥哥只能劝慰妹妹学会忍耐并注重家庭团结,妥善处理婆媳关系,人生的路很长,要多珍重、多努力。他们兄妹二人的书信恰似鸿雁,南来北往,秋去春归,一年也只能往返一回。

有一天,妹妹带着夫婿及孩子回北边的娘家探亲。中途来寺庙里看望哥哥。罗布生丹佳毕拉森心中那同样强烈的思乡情感开始澎湃。西公旗王爷得知消息后,把他妹妹一行安排到王府内居住和款待,并邀请活佛山下小聚。他妹妹归心似箭,但带着小孩赶夜路不便,加之王爷盛情难却,就留了下来。

活佛准时赴宴,然而心情也很复杂:多年不见,自然希望妹妹留下来好好叙旧,但一想到父母在忍受着多年思念的煎熬又希望妹妹早点回去。酒过三巡,王爷隆重邀请活佛抚琴唱歌,活佛这时也不推辞,即兴创作新歌一首,名为《鸿嘎鲁》。

歌曲中反复出现“鸿嘎鲁”字音——这是他深情地呼唤!接着,是一遍又一遍纵情地歌唱,加之情不自禁地弹拨琴弦,感情的潮水随着歌声、琴声奔涌而出,很快汇成情深意长的海洋:

白天鹅漫游苇湖深处

众亲友聚会酒席宴前

相互祝愿,诚心一片

举杯共饮,情谊不变

这首歌曲充满了对妹妹一家的关爱,对西公旗王爷的感谢,对亲友重逢、聚会的珍视与不舍,特别是采用悠扬、苍凉、辽远、高亢和极具感染力的长调,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也将宴席推向了高潮。此后,《鸿嘎鲁》作为宴席歌曲在民间广为流传。妹家婆婆后来听到了这首歌曲,也深受感染,并与他妹妹冰释前嫌,和睦相处。

1766年阴历五月初一,第三世活佛罗布生丹毕佳拉森在梅力更圆寂,享年49岁。

大型民族历史传奇剧《东归英雄传》片尾曲《鸿雁》,歌词由词作家吕燕卫创作;曲调选用罗布生丹毕佳拉森创作的《鸿雁》原曲调,的确是旧瓶新装的杰作;加上额尔古纳乐队极具特色和充满忧伤的演唱,催人泪下,使人感觉荡气回肠: 鸿雁天空上,队队排成行 江水上,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北归还,带着我的思念 歌声远,琴声传,草原上春意暖 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归

每每听到这首《鸿雁》总有一种情怀沉积在胸,是思念家乡的故土,是思念那些陪伴自己成长的人和岁月,更是珍惜手中牵着的那个人。酒喝干,再斟满,饮下的是年华,沉淀的是永不辜负的真情。

团团圆圆💍妹妹雅评: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美丽的草原……真是美到了天边……! 一首《鸿雁》一段感人音乐和故事,浓浓草原情,悠扬婉转的琴声,传颂着世纪情怀,把柔情无限,令人沉醉,他的歌声,至今是,情感的河流轻起微澜..... 好美!好低沉! 好忧郁! 好想念! 好泪目! 托《鸿雁》, 到草原, 把情, 撒天边!《鸿雁》柔情的回忆 ……凄美深情 ……作者 ,情感回忆 ……情浓浓!深深地!酸酸的!纯真的情 ,一直在民间流传 ,家喻户晓 ……触动人们的心灵……每当听到这动人的金曲《鸿雁》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归……《鸿雁》真是惊艳了岁月!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震撼……让人回味无穷…… 永恒的金曲,让人心潮澎湃,百听不厌,经典《鸿雁》传颂永恒!再次感谢哥的草原情杰作!妹,非常喜欢家乡草原名曲!👩🏻‍🏭👩🏻‍🏭😊😊!非常开心😊💓🤝!妹,把美丽的哈达,香甜的马奶酒双手敬上☕️☕️💓😊……!雷鸣般的掌声再次送给哥!赞不停…!永祝哥幸福快乐每一天!遥远的拥抱!👩🏻‍🏭😊💓💓🌷🌷🍒🍒

时髦老太太雅评: 很爱听《鸿雁》这首蒙族经典歌曲,但每次听着总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有点催人泪下似的。今欣赏到大名顶顶老师的音画美格才知晓《鸿雁》的曲调采用了三世活佛罗布生丹毕佳拉森的原调。这里体现了兄妹二人挂念书信沟通,鸿雁传书之感,及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这音乐歌声十分动情,非常感人,令人回味无穷。大名顶顶老师总是送来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音画美格。这美格像一段很有趣味动听的故事。感谢大名顶顶老师精心制做。欣赏!喜欢!美赞!遥握!

江南独秀老师雅评: 歌曲《鸿雁》的曲调原来采用了三世活佛罗布生丹毕佳拉森的原调。活佛的人生经历是催生这著名音乐的源泉。音乐十分动情感人。谢谢大名顶顶老师的分享!

小点老师雅评: 非常欣赏大名顶顶这感人的格作。《鸿雁》属于中国游牧民族的经典之作,也一定会让世界人民在聆听中感受中华民族的音乐之美 。也正因为乐曲中的中国元素,《鸿雁》备受音乐人的喜爱,因而也被改编成了优美的手风琴曲用手风琴如哭如诉的声音,继续诠释游牧民族心中的那一缕乡愁和向往。

蕙质兰心老师雅评: 《鸿雁》一段感人音乐的故事背后,晨读后故事感人,这首歌曲,充满了对妹妹一家的关爱,对西公旗王爷的感谢,对亲友重逢、聚会的珍视与不舍。这首歌特别是采用悠扬、苍凉、辽远、高亢和极具感染力的长调、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催人泪下、使感觉荡气回肠。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有总思念家乡故土,思念那些陪伴自己的成长的亲人和岁月。欣赏佳作满满的正能量,为精美制作点个大大的赞!!

龙城大叔 雅评: 黄教是蒙古人从藏族的喇嘛教借鉴来的佛教形式,活佛制的筛选如同藏族喇嘛教的掣瓶抽签!山西五台佛教寺院现在仍保留有蒙古黄教教派系例! 这都是佛教进入东方后与当地民族溶合的土著化教派。佛教作为文化传承从古印度(尼泊尔)进入东方后被不断丰富与文化!遥远的18世纪的蒙古草原早已是大清治下的旗文化。各旗的王爷贵族们各据一方。三世活佛罗布生丹毕佳拉森那个时代在广袤草原上通信自然不便。鸿雁传书是古之遗留的美丽传说。以此作为创作古典音乐的素材丰富了蒙古民族的历史过程,顶顶老师能有如此慧眼识得文化瑰宝足见文学功底深厚。令人诚服。一曲[鸿雁传书]给古老苍茫的大草原带来无限回忆!

金色枫叶姐姐雅评: 每每听到韩磊深情演唱《鸿雁》这首歌的时候,总能被其苍凉的旋律所打动…让人产生强烈的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觉…很好奇一首曲子为什么这样如此打动人,原来这首曲子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感人又凄美的故事…时光匆匆,请珍惜眼前人…别等无人可念无家可归的时候才念及亲人和朋友…感谢顶顶弟弟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制作出这让人感动满满的作品………

爱笛生*智能创意~老师雅评: 无有真情无以成曲,无有真愛无以出歌……活佛如此,大名老师亦复如是吧?那满🈵️地对“痴情阿妹的牵挂”~~孰不心颤?孰不同感?!愿《鸿雁》悠扬之曲长飘草原,常驻“情妹妹”心间……👍👍👍🙏🙏🙏👏👏👏🌈🌈🌈🤝🤝好美的格图!🍵🍵

赛马春丽老师雅评: 《鸿雁》是一首渊远流传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歌声里有着浓浓的乡愁,有着茁茁的成长,于是家乡就成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这也是一个寄情于草原情怀的男人自励心语。歌曲悠远蜿蜒,直抵内心。 这首经典之作《鸿雁》红遍华夏!红遍全球!让世界人听见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之美声吧!👍 👍 👏 👏

春夏秋冬老师雅评: 看留言也是一份激动的享受,我不多说了,赞美文,赞那些美评👍

七哥老师雅评: 作为一个内蒙古人,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故事,谢谢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人文 风光 诗歌 街拍 文艺 句子
阅读 9006 投诉
《鸿雁》音画专辑
本专集共有 8 篇

喜欢我的作品,就赞赏支持哦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已有258位小伙伴点赞了哟!
42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大名顶顶
创作 527 粉丝 2838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

收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