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梅花就是文人骚客笔下不朽的主题,视为君子般的品德,她冰肌玉骨,不畏严寒,不与凡花为伍,占尽世间清与华,有着独特的清雅与脱俗,正是这般的独特魅力,使我这个俗人也深深爱之,每每读到那一篇篇一首首咏梅的诗文,就会勾起我心中对梅花的那份喜爱之情,崇敬之情……
下面分享纳兰容若的《眼儿媚.咏梅》这首词。与大家共赏! 《眼儿媚.咏梅》 清代:纳兰容若 莫把琼花比淡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有凤来仪赏读: 读这首词之前还是先来说说词作者纳兰容若此人。快乐对于世间的每一个人其实是很简单的,但是有时候往往也难真正拥有这样简单的快乐,对于纳兰容若来说,他拥有世间最高贵的血统与财富,一生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命运弄人,偏偏就是这样一个贵公子,一生得不到快乐,一生为情所困,一生凄苦一生孤独。就如他写的这首咏梅的词一样,处处透着清幽独雅,忧伤凄冷的情怀。正是这份别样的清幽深深的吸引了我,使我忍不住要读下去。 词的上片:作者说不要把雪花当成自己淡雅的妆饰,要知道梅花才真的是像白色霓裳那样美丽。白色梅花有不一样的幽雅清香,品格是那样自然孤高,不要轻易走近东墙欣赏。因为看一眼就能让人魂牵梦绕。“东墙”是指东边的墙垣。纳兰这一句是从程垓词中“一枝烟雨瘦东墙,真个断人肠”来的,运用得恰到好处。爱到极致便生恨,所以才有“莫近东墙”一说。 “莫把琼花比淡妆,谁似白霓裳”。作者这一句就很直接的认为梅花比过任何花,没有哪一种花会有梅花的品格,以此喻自己的品格,花品如人品,人品花品自然成一体。“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这与他在《金缕曲》中的“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妩媚,红烛啼痕休泫”格外相似,同样是将梅拟人化,清淡雅洁,一枝独秀,傲世琼芳。 词的下片作者着重咏梅的骨、神与魂,她那冰肌玉骨的美丽风姿是上天所赋予的,但是上天却并没有赐予她一个好季节,让她在百花凋零的严冬时节绽放,显得格外的清幽高洁和孤寂冷凄。可怜在这漫漫长夜之中,伴随着明月清辉,暗香浮动,疏影散满窗棂。小词亦景亦情,其情中景,景中情自然浑融,空灵蕴藉,充满着愁绪无着,愁怀难遣的寂寞感和失落感。 由此纳兰想到了自己,不正如梅花一般吗?生不逢时,就算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心灵上却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虽有着冰清玉洁的心,却身处寒冷的凄苦境地。“可怜”二字着实让人心疼,诗人的怜惜与疼爱之情跃然于纸上。他备受压抑的心灵,在此词中得到了情感的释放。 张钧在《纳兰性德全传》里说过:这是写雪梅表妹的,表妹名字中有梅字,所以这首词借咏梅以抒发对表妹的爱慕之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通篇没写“人”字,却无处不见人的影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雪梅表妹正值青春年华,清晨起床稍加梳洗打扮,面似雪中之梅,白里透红,这就激起纳兰心中的灵感,于是提笔写下这首词。如果不是极爱此物或此人,断然写不出如此出神入化之词作。他不爱雍容华贵的牡丹,不爱热烈奔放的玫瑰,却极爱在烟雾和冷月笼罩下的梅花, 这也正是词人心中的挚爱。

这首词读到此就应该结束了,然而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自己也置身此情此景中,在这样一个冷月清辉的寂静夜晚,轻嗅着梅花的清香,独享着这份别样的清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