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
广富林古文化遗址位于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广富林路以北、银泽路以南、沈泾塘以东、油敦港以西,广富林村及北部一带。1977年12月,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于此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已在规划建造中,现已初具规模并有望成为松江大学城内重要的文化旅游设施。



元明清时期,广富林一家一户以家庭为单位的棉纺织生产,是农村传统的手工副业。当地有着先进的棉纺织系列工具,所生产的松江布有很多著名的品类,素有“衣被天下”之称,地方纺织民俗颇具特色。



广富林在东周至汉代时期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大型聚落,历史上是一个富饶的商业区,以水景为主,周围的水面广袤无际,遗址在水下。现在的建筑也非常有特点,一半是在水中,三角形的屋檐与水中倒影呈菱形,若夜景一定也很美。


广富林的远古文明已由科学考古而得到初步证实。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地就已经普遍种植水稻,悠久的农耕史,表明了当地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当地的纺织历史也很久远,遗址还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纺轮。东周至两汉时期,当地为规模较大的聚落或城邑。以后逐渐衰弱。
到了21世纪初,松江广富林遗址原始文化考古的新发现轰动了考古界。一是基本探明了该遗址原始社会时期古文化主要有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等类型。其中广富林文化的发现增补了上海古文化文明的组成系列,为环太湖地区增添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二是发现了从黄河流域来此居住的移民,这是考古中发现的上海地区首支移民,这对于主体为移民的上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三是初步发现这里在周代已有城镇聚落,这为研究上海城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材料。四是发现了别具特点的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两种类型的原始社会房址。根据专家预测,对九峰原始文化的考古发掘,至今只能算是冰山一角,随着考古的深入,这里可能会发现更为丰富的文化宝藏,该遗址的地下可能隐藏着一部中国史前文明史。





















































































考古新发现 文编网络参考 摄影 琴琴 制作 琴琴 2018年6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