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心的文学课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6月14日 2018

茶的“印”记

— 原创 —

自商代始,印章作为文字的载体之一,几乎贯穿了整个文字发展史。而作为伴随中国人日常生活,被称为“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可否在其中管窥一二呢?

茶字,中唐之前原作“荼”,如《春秋》、《汉志》中,当时虽已转入“茶”音,还没有改字文,荼字因此有着多种含义,只有当作“茶”字使用时,读作“cha”,这一点,是颜师古的注首先提出来的。清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卷一中称:只可谓荼之音读,至梁始变,茶之体制,至唐始改而已。

湖南长沙曾出土一批滑石印,是作为随葬品入土,真的官印已被官方收回。这批印章镌刻匆忙,为急就章,却因工匠手艺超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采,其艺术风格深得当代篆刻家们借鉴。这其中,即有一方“荼陵”的官印。

荼陵即今茶陵县所辖范围,陆羽在《茶经》中说: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印章的印面呈长方形,尺寸为15*18*19毫米,鼻钮,其墓主人应为茶陵的地方官。

汉印中另有一枚,《张荼》是一方私印,其人姓张名荼,此人所名,尚不可推测是否为我们所认为的“茶”字。

而据文字学家研究所得,这两方印章,还不是最早出现在印章中的“荼”字,在战国古玺中,即已见到有“事荼”“牛荼”等印迹。

唐陆羽《茶经》问世后,开始正式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为“茶”,时至今日,茶字的定形,已逾千年。

然而有趣的是,当我们去查看汉印时,会发现在汉印中,即已出现了“荼”“茶”混用的情况。《汉印分韵》一书,集汉魏印文众多,其中荼字一条款,即出现了“荼”“茶”共存的现象。有一种看法是,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就成了“茶”。这种推测缺乏理论依据,只是一种猜想。

印章发展到汉代,渐趋成熟,当时所书写的小篆圆匀婉转,却不适合在一个四方的框格内编排。工匠在铸刻印章的时候,逐渐演变出屈曲缠绕的字体,变圆转为方折。后人清代桂馥,在《缪篆分韵》中称:将汉魏印采用的多体篆文统称为"缪篆"。亦称"摹印篆"。当时,文字从小篆转化为缪篆的过程中,由圆而方,并且为了空间的布局,出现了增笔减笔等手法,其荼成为茶,即是此意。

以“书”字为例,从秦李斯峄山碑中的小篆到各类汉印,产生了各种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出现了圆转变为方折、增笔与减笔等各种变化。

下图,是一枚典型的明代官印,印文:碉门茶课司记。这是一方九叠篆,茶字下面虽然曲折盘绕,仍可看出此处为“茶”字,而非“荼”。

所谓九叠,非严格意思上的九折盘绕,九谓之多,有七叠八叠乃至十叠。九叠篆的印章,始于唐,兴于宋元官印。九叠篆印章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价值颇低。但为何会出现此种字体呢,此同制作工艺有关。自战国始,铜印以铸以凿为主,唐始出现蟠条入印,据当今篆刻研究者所说,蟠条是指铜条通过折叠成字,焊接至印胚上去的。

文人制印的历史,以叶腊石成为印材为开端。明代文彭称作文人篆刻的始祖,他曾在石农手上,购得两筐青田灯光冻石,作篆刻用。如今在青田当地,温润透泽的灯光冻已然成为传说。文彭制印,虽并未尝亲自操刀,他写印稿,令工匠镌刻,而中国的篆刻艺术却滥觞于此。自文人们进入篆刻印章的行列,他们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怀,使得印章成为了一门独立存在的艺术门类。

篆刻艺术兴于明,盛于清,文人们提出了各种篆刻理论,如印宗秦汉、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等。自印从书出的理论提出之后,人们将篆刻艺术看作是铁笔在石材上的书写。无论邓石如,还是赵之谦吴让之,我们看到的他们的印章里,都有明显的书写意味。

文人篆刻除了镌刻姓名章之外,引入了闲章的概念。他们将各类的诗句、警句等刻上印章,钤在书画作品上,以此寄情。

白石老人刀法犀利为人称道,其字法借鉴《天发神谶碑》,而采用单刀直冲。当年避至于北平小庙,鬻印为生,被陈师曾发掘并推崇备至。其《茶香》一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老人的刀法、字法及章法。

作为浙派始祖,西泠前四家之一的蒋仁,一方《真水无香》,其印虽无一茶字,却是对茶最真的理解。明张源《茶录·品泉 》所述: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流动者愈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蒋仁此方印章,可以很清淅地看到浙派的碎切刀法。其用刀苍劲钝拙、沉稳生涩的细碎短刀,波磔前进,似离而合,刀棱具见。

自清以降,篆刻出现了各类派别,如皖派、浙派、岭南及吴门各派,他们共同将篆刻艺术推向了一个历史上的高峰。而立足于西泠的浙派,宛如虎跑水所冲泡的龙井茶,氤氲着独特的艺术气息,亦所谓是真水无香吧。

徐旭辉于坐忘斋

2018/6/14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890 投诉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艺术资讯
发挥媒体的专业与功能,关注社会生活创造社会价值。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牧心的文学课
创作 17 粉丝 120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0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