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Q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6月12日 2018

人间天籁之音--侗族大歌

— 原创 —

在我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流传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传唱千年。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我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人指挥、无乐器伴奏、高中低音浑为一体的民间合唱形式。其自然合声之完美协调,音调之柔和委婉,音律之典雅优美而著称于世。

侗族大歌—侗语里称“嘎老”,意思就是宏大和古老的歌。

在古老的传说中,洞歌是侗族祖先们在大树下休息时,听到风吹落叶,鸟叫虫鸣,溪水叮咚的优美和声,并各自模仿自然的声音,汇聚起来成为洞歌。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歌。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蝉之歌》《布谷催春》等侗族民间的歌曲。

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有的侗寨多达10来个歌队。村与村,寨与寨之间逢年过节举行对歌、赛歌比赛活动。歌的演唱场合也比较讲究的,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称为“鼓楼大歌”。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戚戚相关,不可分割,是侗族文化的传的真实记录。

娃娃队童音单纯嘹亮、天真活泼;

姑娘队歌声清纯如水、注入心田 :

罗汉队声音浑厚、穿越万物;

老年队音调深沉、意境深远。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009年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怀着对侗族大歌的好奇,2017年12月我走进了侗族大歌之乡贵州榕江栽麻镇大赛现场,观摩了侗族大歌歌唱大赛,亲眼目睹了一队队穿着民族服饰的歌手,他们以“无伴奏,无指挥,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形式,演唱着一首首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那唯美空灵的侗语吟唱至今令人不忘,仿佛仍然回响在那侗乡秀美的山水之间,令人神往!

展开阅读全文


风光 人文 旅行 文艺
阅读 1131 投诉

支持原创作品,期待你的赞赏

我的赞赏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给作者赞赏

记得在赞赏留言中写下名字哦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发自圈子
本作品入选糖水兴趣圈
人已加入
人文行摄
讲述旅途和生活中,你的人文遇见与发现。
加入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TXQ
创作 20 粉丝 609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5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