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曾国藩故居有感 〈七律四首〉
文/湘山樵
一 荷叶池边富厚堂,人非物在写沧桑。 忠奸不可唯心判,贤恶当从历史量。 曾记斯文成劫烬,重将儒雅付书香。 成功未必王侯业,后代英才尽栋梁。
二 风雨飘摇乱势横,中军掌帅起书生。 儒魂奋激湖湘血,武略雄推子弟兵。 若果孤身沉靖港,何由悍勇克天京。 文章道德堪治国,气数犹存续大清。
在与太平军作战初期,在湘江靖港水战中曾国藩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败,愤而投水自尽,幸被幕僚所救。

三 听凭臧否任偏颇,遂愿平生斩巨鼍。 光复金陵还故主,肇兴洋务启先河。 忠君事迹春秋载,克己家风世代磨。 毅勇侯门师效众,只因无处不干戈。

四 一生事业盖棺论,身后难逃毁誉繁。 韬略千条传德慧,家书百卷诫儿孙。 昔曾跌落妖魔界,今又翻归半圣门。 褒贬原来无定据,口碑载道立乾坤。
有谓中国有两个半圣人,曾国藩是那半个。
同治十一年(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卒于南京两江总督任上,百姓巷哭,绘像祀之。朝廷闻讯,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号“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6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1873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区)平塘伏龙山,据说葬于此处是其遗愿。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坐落在湖南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旧属湘乡),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整个建筑像北京四合院结构,包括门前的半月塘、门楼、八本堂主楼和公记、朴记、方记三座藏书楼、荷花池、后山的鸟鹤楼、棋亭、存朴亭,还有咸丰七年曾国藩亲手在家营建的思云馆等等,颇具园林风格,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富厚堂的精华部分是藏书楼,曾藏书达30多万卷,是我国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之一。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生于嘉庆十六年,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附曾国藩《岁暮杂感十首》 《岁暮杂感十首》作于清道光十五年,时年二十五岁。道光十四年,曾国藩从湖南岳麓书院肄业,乡试中第36名举人,当年11月入京会试。会试报罢,即留在京师读书,以待来年再考。这一年里,曾氏“研穷经史,尤好昌黎韩氏之文,慨然思蹑而从之。治古文词自此始。” 这组诗,即作于这种状态中。诗中反映了游子思乡的情愫和跃登龙门的抱负。
芒鞋镇日踏春还,残腊将更却等闲。 三百六旬同逝水,四千馀里说家山。 缁尘已自沾京雒,羌笛何须怨玉关。 为报南来新雁到,故乡消息在云间。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 老柏有情还忆我,夭桃无语自开花。 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纱。 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 莽莽寒山匝四围,眼穿望不到庭闱。 絮漂江浦无人管,草绿湖南有梦归。 乡思怕听残漏转,逸情欲逐乱云飞。 敬从九烈神君诉,游子于今要换衣。 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 湖上三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 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刬不平。 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 纷纷节候尽平常,西舍东家底事忙? 十二万年都小劫,七千馀岁亦中殇。 蜉蝣身世知何极,胡蝶梦魂又一场。 少昊笑依情太寡,故堆锦绣富春光。 韶华弹指总悠悠,我到人间廿五秋。 自愧望洋迷学海,更无清福住糟邱。 尊前瓦注曾千局,脚底红尘即九州。 自笑此身何处著,笙歌丛里合闲游。 为臧为否两蹉跎,搔首乾坤踏踏歌。 万事拼同骈拇视,浮生无奈茧丝多。 频年踪迹随波谲,大半光阴被墨磨。 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 旧雨曾遗尺鲤鱼,经年不报意何如? 自从三益睽违久,学得五君世态疏。 碧树那知离别憾,青灯偏照故人书。 殷勤护惜金炉鸭,香火因缘付与渠。 拟学坡公馈岁诗,花笺何处寄相思? 阳和未老貂先敝,暖气初回鸟竟知。 游子情怀随地远,天家雨露及时施。 小儒莫献升平颂,幸傍龙楼睹上仪。 鼕鼕岁鼓走轻雷,竹马儿童彩戏才。 仙仗九重围雾住,宫花一万锁烟开。 迷离佳气从空绕,不断狂香拂面来。 我比春风尤放荡,长安日日聘龙媒。

有人说“中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和王阳明是其中两个,曾国藩则是那半个。尽管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作为维护封建主义、维护清王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代表受到批判和封锁,他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特别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