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瑶池宴•北京老舍茶馆 ——怀念老舍和尹盛喜先生(约茶日记之第148篇) 词 文/城市牧童 正韵/邢化娜老师 读完《茶馆》伤心簇,簌簌,叹无常舍身土。 尹公助、魂成砥柱,应瞑目。 智君承、京茶新赋,风流数,他国政要仰慕。 频频入、民族艺术,传丝路。 ——城市牧童2018年6月8日作于约茶商贸•夫唯茗典茶室 【老舍茶馆】北京老舍茶馆,成立于1988年12月,老舍茶馆是以老舍先生命名的茶馆,是北京大碗茶商贸集团公司投资创建的独资企业。老舍茶馆,陈设古朴、典雅,京味十足。大厅内整齐排列的八仙桌、靠背椅、屋顶悬挂的一盏盏宫灯、柜台上挂着标有龙井、乌龙等各式名茶的小木牌,以及墙壁上悬挂的书画楹联,使游客感觉如同进入一座老北京的民俗博物馆。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曲艺、戏剧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时品用名茶、宫廷细点和应季北京风味小吃。开业以来,老舍茶馆接待了很多中外名人,享有很高的声誉。 “老舍茶馆”已然成了北京这座六朝古都和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名片”。人们提起老舍茶馆,自然会想到老舍茶馆创始人尹盛喜,尹盛喜的名字最初是与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联系在一起的。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老尹就带领一帮待业青年,在前门大街支起了茶摊。此举轰动一时,自然老尹也以改革开放的典型上了报纸、上了电视。由茶摊到茶馆,老尹花了将近8年时间。人们不难想象一碗茶二分钱,积累起开茶馆的资金,要付出多少辛苦和血汗。当老舍茶馆举行开张仪式时,人们为这个茶馆的开张不禁眼前一亮。要知道当时偌大的京城还没有一家像样的茶馆。老尹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茶馆开张以后,有许多文化名人和艺术界的名家来捧场,有几位中央领导也有市政府、区政府的头头脑脑作陪,光顾过茶馆,但是茶馆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老尹以老舍茶馆为旗号,成立了商贸集团,把买卖做得不小。集团搞过商业贸易,搞过珠宝生意,搞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搞过饭店酒楼,也搞过雷锋纪念馆等社会公益事业。但不管做什么买卖,他都以老舍茶馆为主业,没忘自己的老本行。这种“茶馆情结”,一方面说明他对古都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始终没忘本。现在老尹的“茶馆情结”正在被他的女儿尹智君所延伸。这种热爱已经融入到她接手老舍茶馆后的一系列经营理念中。讲究味儿,讲究新意。这是尹智君经营老舍茶馆的路数。接父亲的班不久,她便认认真真地考察了京城的茶馆现状,接着又找专家、请顾问,虚心求教,很快她得出一个结论:办茶馆既要保持特色,又要与时俱进,绝对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吃父亲的老本。她的胆儿似乎比父亲还大。2002年,她投资100多万元,全面改造了原老舍茶馆的二楼,愣是在二楼盖起一个“四合院”。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茶馆开张后,吸引了八方茶客。接着,她又投资几十万,全面开发北京小吃,什么做爆肚、羊头肉、面茶、驴蹄烧饼、奶豆腐的等等小吃名家,都被她请到老舍茶馆。这些举措,不但充实了老舍茶馆原有的文化内涵,而且在文化的外延上得到了扩展,使人们在品茶之余,既可听大鼓评书相声,以悦其目,又可品尝到地道的风味小吃,以饱口福。时至今日,老舍茶馆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2000平方米营业面积,可同时接待600人的茶楼,据统计,2001年老舍茶馆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万元。老舍茶馆作为一个特别的休闲旅游场所,正日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20年来,老舍茶馆平均每年可接待外国游客六七万人次,分别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前总统布什、前国务卿基辛格,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中曾根,泰国公主诗琳通等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客。自1993年基辛格首次走进老舍茶馆后,外国游客纷至沓来,他们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新奇,不但会索要一个与基辛格一样的大元宝带回家,还纷纷与中国的演员合影留念,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他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在老舍茶馆的留言薄中看到,许多外国朋友对老舍茶馆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乌拉圭副总统写道“具有‘天方夜谭’式的晚会给我留下回忆”;斯洛伐克的一位议会副主席说“我为中国艺术和美妙茶香而沉醉。”虽然老舍茶馆的历史并不长,但这里真的已经成了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茶馆文化虽然带有快餐的性质,短短两个小时的体验,不可能使外国游客对中国的书法、戏曲等艺术形式有深刻的了解,但茶馆一方面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能让客人看到最多的艺术门类,另一方面也在环境上也下了很大的力气,在装饰风格上充分体现中国美学思想,让这些外国友人从始至终都能融会在中国文化的氛围里。老舍茶馆不但积极“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也积极向国内的游客介绍外国文化。1995年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乐团就曾到访老舍茶馆,并登台演奏了著名的《拉斯基进行曲》。据悉老舍茶馆独特的艺术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艺术团体纷纷来此献艺,老舍茶馆成了真正的文化交流的舞台。老舍茶馆在社会上已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直扶持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旗下网络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从创立至今已有梅葆玖、袁世海、李世济、马三立、姜昆、谢添、于是之等登台献艺。除此之外,老舍茶馆通过缩小其他产业的投资比例,集中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通过改制,他们在前门箭楼附近又投资兴建了一座与老舍茶馆并称为姊妹花的大碗茶戏楼。他们还将请管理方面的专家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对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为此老舍茶馆的管理层还先后赴台湾、日本、新加坡、泰国访问学习。老舍茶馆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但他们始终以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已任,这种精神令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老舍茶馆走到今天是几代人的努力,蕴含了企业家、表演艺术家、外交家们的心血,希望这颗涉外文化旅游业中的明星永远熠熠生辉。集品茶、饮食、赏戏、表演等经营内容为一身的老舍茶馆,现如今已是中外宾客旅游的一处新名胜,并且成为享誉海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 【老舍茶馆的使命和目标】 1、传承古国茶文化,弘扬民族艺术花。“传承古国茶文化”指的是:要学习、继承和发展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并且不断的传承下去。“弘扬民族艺术花”指的是:开辟一处又一处的场所为民族艺术的弘扬提供土壤,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与发展,兼顾弘扬民族艺术与普及群众文化,体现京味民俗文化的醇厚,最终达到对中国古老文化遗产的大力弘扬。真正做到“以文兴商,以商促文”。从“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到“传承古国茶文化,弘扬民族艺术花”,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做出的相应调整。原有的使命对应的是中国的茶文化和民族艺术正处于低迷甚至濒危的历史阶段,而新的历史时期,茶文化已经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氛围,民族艺术也有了巨大发展,扶植和振兴的任务暂告一段落。面对新的形式提出了新的使命陈述。“振兴古国茶文化,弘扬民族艺术花”,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让中国的民族文化感动世界!2、铸造民族品牌。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说:“老舍茶馆除了它的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文化性质,传统色彩,地方风格,具有明显的精神文化效益。”自茶馆开业以来,茶馆一直秉持“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的原则,塑造老舍茶馆独特的品牌文化。在那座不大的舞台上先后已经有马三立、谢添、于是之、骆玉笙、李维康等著名艺术家登台演出。作为北京一带民俗文化的汇聚地,这里每天还上演许多地方优秀的传统节目,如关学增的北京琴书、孙书筠的京韵大鼓、马增蕙的单弦、马玉萍的河南坠子等。老艺术家们的演唱使人们在欣赏之余感受到了京味民俗文化的醇厚。曾几致失传的含灯大鼓、双簧等民间艺术在这里也得到了新生和发扬。为弘扬祖国茶文化事业,还组织成立了自己的茶艺表演队,在茶馆可以欣赏到乌龙茶、文式茶、农家茶、茉莉花茶等各类名茶茶艺表演。茶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展示中国茶文化和中国民族艺术的场所,同时也是吸引国外观光游客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美国前总统布什、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新加坡总理王鼎昌、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柬埔寨首相洪森、泰国公主诗琳通等各国政要都曾是这里的座上宾。 【词牌档案】《瑶池宴》:又名《越江吟》、《宴瑶池》、《宴瑶池令》。按,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云:太宗酷爱琴曲十小词,命近臣十人,各探一调,撰一词,苏翰林易简,探得《越江吟》,遂赋此词。后贺铸词,因苏词起句有“瑶池宴”字,更名《宴瑶池》;苏轼词名《瑶池宴》;《乐府雅词》名《瑶池宴令》。双调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六句,六仄韵。本篇格律采用蔡国强先生《《钦定词谱》考正》之《瑶池宴》。具体格律如下:(上)平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韵),仄平中仄平仄(韵)。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平平仄(韵)。(下)中平平、平平平仄(韵),中平仄(韵),平平仄仄中仄(韵)。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平平仄(韵)。











以上图片来自老舍茶馆微信公众号和百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