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
+ 关注 已关注 相互关注
5月21日 2018

亦文亦物峪道河之峪口圣母庙

峪口圣母庙(第四批省保)

年代:据《汾阳县金石类编》所录“元·圣母庙门礅石”载,可知该庙正殿原构门墩石上题有“大德十一年岁次丁未乙酉月葵巳初三日记”字样。故推断该庙创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

地址:汾阳市峪道河镇峪口村

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献殿、正殿及东西耳殿、东西配殿等建筑。

正门(即山门)

峪口村圣母庙是迄今幸存的一座元代古庙,近年来已审报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老村中心的十字街口,南北长114.7米,东西宽57.9米,占地面积6636平方米。

山门背面

穿过深深的山门门洞,进入院内,东西屋子门是朝里开着的,现作为村委办公室使用。

村委办公室

沿着东侧的台阶拾阶而上,来到正门顶上,为一座小巧的吕祖楼,为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

吕祖楼

墙壁上内嵌一块石板,上面记载着当时建造吕祖楼时的情况。

此院本为二进院布局(已不完整),沿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存山门(窑洞三孔)、献殿和正殿,轴线西侧存西配殿(窑洞三孔)、西朵殿,东侧存东配殿(窑洞三孔)、圣母殿(与正殿并列),圣母殿前设有献殿。

中轴线

正殿为贺鲁庙,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结构为三椽袱前压乳栿用三柱。

贺鲁庙正殿及献殿

在封建社会,崇祀水神也是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元代时峪口土地上有了贺鲁庙,渐渐地就有了人居住。“水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一部分用来扩建屋宇,祭祀神灵,贺鲁庙因此不断扩大。贺鲁将军居中,侍卫胁侍左右,门外两侧门神守护。

贺鲁将军

侍卫

门神

大约到了清代,峪口庙的管理者为了吸引香火,在庙中增塑了圣母像,善男信女果然鱼贯而来,为古庙带来了更多的香资。再后来,主祀贺鲁的功能自然弱化,圣母成了主祀的对象,庙名也改称为“娘娘庙”,形成峪口最初的村名——娘娘庙村。

圣母庙正殿

圣母庙献殿

直棂窗

圣母庙内中、左、右分别供奉着圣母娘娘、水母娘娘和送子娘娘,侍女分立左右。

圣母娘娘

水母娘娘

送子娘娘

侍女

贺鲁庙西侧耳殿为一座牛王庙,里面供奉着牛王爷马王爷,作为老百姓的耕作之神。

圣母庙东侧前方,孤立着一座关帝庙,为清代建筑,关二爷端坐正中,关平、周仓分侍两侧。

庙宇两侧分别设计东西配殿,东配殿内有道士居留。

西配殿

东配殿

庙内存元至正十五年(1355)“广禅候庙醮盆石幢”1根、明万历四年(1576)“马跑神泉流水碑记”碑1通、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润济侯庙新兴会记”碑1通,另有石碣1方、角兽1尊

明碑

清碑

角兽

石幢

石碣

贺鲁庙、圣母庙及关帝庙都于2006-2008年间进行了修葺,立功德碑两座。

院内古树一株

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峪口娘娘庙庙会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阅读 2250 投诉
糖水设置
原创标注
隐藏封面
图片留白
水印
权限
保护 
私密 
公开 

 访客只有输入正确答案才能阅读 
确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糖水作者
关注本文作者,TA的更多作品
转转
创作 34 粉丝 369
关注
查看个人主页
推荐原创
我写我读,原创是内容的灵魂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关于糖水 | App | 小程序 | 电脑版

本页面内容由用户上传 | 用户协议

© 2014-2024 糖水APP

忘记密码
1
收藏
投诉
取消
操作
发送
×

作者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

你还没有开通赞赏功能

糖水赞赏实时到账、0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