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卡萨布兰卡、9月27日拉巴特,摩洛哥。 描写二战爱情故事的好莱坞大片《北非谍影》使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萨布兰卡蜚声世界,以至于盖过首都拉巴特的光芒,其实那是摄影棚中的虚拟场景,与卡萨布兰卡没半毛钱关系。 但卡萨布兰卡、拉巴特却和摩洛哥现代史上两位重要人物紧密相关。
很荣幸我“行走北非”零零碎碎的游记竟得几位“格图”同好的关注,其中晓薇老师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摩洛哥出现不了茉莉花革命”? 确实,北非五国中摩洛哥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区别于其他四国的共和制政体,摩洛哥实行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 2010年底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引爆了阿拉伯世界多国动荡乃至改朝换代,但摩洛哥的民众示威运动却未能蔓延开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人称M6)承诺的系列改革举动(制定新宪法、允许议会最大党组阁等)得到民众拥护,国家迅速恢复了平静。 似乎摩洛哥在阿拉伯国家“革命与动乱之外,提供了稳定与改革并存的“第三条道路””。 这个“第三条道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摩洛哥王国三代君主经营积累的“政治资产”。 摩洛哥独立之父(现国王的祖父,网络图)西迪.穆哈默德五世(1909/8/10-1961/2/26)

穆罕默德五世出生在欧洲列强蜂拥而至的年代,摩洛哥沦为西班牙和法国的“保护国”(实际上是法国殖民地)。1927年其父病逝,殖民当局让年仅18岁的穆罕默德五世继位,期望他成为言听计从的“傀儡”。 不料,这个“少主”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和爱国心,他公然与殖民当局唱反调,拒绝认同、接受和签署有悖于民族利益的条件和文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成为摩洛哥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事实上自西方列强入侵以来,摩洛哥国内形形式式的独立运动从未间断)。 法国殖民当局不能容忍他的“忤逆”,用挑起王室内讧、废黜放逐的损招,将他和他的家人先后流放到科西嘉岛和马达加斯加。 殖民当局对穆罕默德五世的废黜放逐,激起摩洛哥人更强烈的反抗,1953年反法武装斗争爆发,摩洛哥“游击队”解放了阿斯特拉山区的一些城镇…鉴于穆罕默德五世在国人心目中极高的威望,1955年11月法国当局被迫同意其复位,穆罕默德五世上台后不到半年摩洛哥即宣告独立。 1961年默罕默德五世52岁因心脏病去世,他长眠于首都拉巴特。

与哈桑大清真寺遗址为邻的穆罕默德五世陵寝。




他的两个儿子—哈桑二世兄弟的棺椁陪伴左右。

濒临大西洋的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介于世俗社会和宗教社会之间的摩洛哥—马上要添孙子的奶奶向穆罕默德五世陵寝跪拜祈福。

而年轻的父亲却和儿子在旁边玩耍。

建于13世纪的哈桑大清真寺在里斯本大地震中被毁,只留下一片断墙残壁和200根寺柱彰显着昔日的辉煌,其中最神奇的当属地震中毫发无损的清真寺内塔楼—哈桑塔。



路遇的拉巴特青年人


热衷于学汉语的女大学生,左边那个姑娘已在北京留学过一年。

街巷里的柏柏尔艺人。

穆莱·哈桑(现国王之父,网络图),史称哈桑二世(1929/7/9—1999/7/23)。 从小得父亲悉心栽培的哈桑二世,曾随父一起流放,后作为父亲的政治顾问参于与法国当局就摩洛哥独立的谈判,摩洛哥独立后受命组建皇家军队并任参谋长… 哈桑二世执政三十八年,是伊斯兰世界出色的政治家,他创造了中东若干个第一: “—第一个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普选和联合组阁;他掌握军权却又侧重怀柔安抚;任命反对派领袖为总理,保证政局的稳定; —率先实行经济开放,建立国家、私人、外资共存的混合经济体制,保障人民的小康生活,国王和王室在人民心目中保持威望。; —奉行与西方维持友好关系的不结盟政策(区别于当时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一边倒向美国的“西化”),支持第三世界的正义斗争,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在群雄四起、派别丛生的阿拉伯世界,哈桑二世以其独有的宽厚仁和的人格魅力,常常充当危机时无可替代的斡旋和调解人。” 哈桑二世“九死一生”成功躲过几次政变和暗杀,但最终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享年七十岁。

对我这样的游客来说,最直接的感受莫过于通过卡萨布兰卡的标志建筑—哈桑二世清真寺来了解这位摩洛哥前国王。

“我们从海上来”,“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海上”,据说哈桑二世的一个梦就有了这个三分之一靠填海造地建成的伊斯兰世界之最(世界第三大可容纳十万人同时祈祷、最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耗资最多最豪华)的“海上清真寺”。




可以遥控开启闭合的大殿屋顶…




加置密码的钛合金门…


极其人性化的设计—殿内大理石地坪采用自动加热功能…


楼道…

外厅…

清真寺地下层“净洗池”…

哈桑二世溘然长逝令其长子西迪·穆罕默德(M6)“在悲伤和震惊中戴上圣裔的王冠”(网络图)…

生于1963年的M6“兴趣广泛,爱好读书、旅行、体育,特别喜欢高尔夫、游泳、骑马、开飞机等”,他“与普通人无异:蓄胡寸发、肥大的浅色衬衫下摆放在裤子外面;不住皇宫而一直住在15公里外的寓所里,每天自己驾车去王宫上班;在普通餐馆用餐用自己的银行支票结账…”一个亲民的六零后领袖形象跃然纸上,摩洛哥人亲切地称他是“我们的西迪”。

M6执政后继承了父亲的改革愿望,“他主张国家的现代化,亲自抓民众的识字率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并希望通过改良来提升国家形象,改善投资环境。” 他惩治腐败毅然罢免了父亲的宠臣;国家官员选拔注重起用40岁上下的年轻人;关心妇女地位的提高,修改婚姻法,废除“一夫多妻制”等多项陋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古老王国的年轻君主还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民选政府和君主政权如何和谐共处?”、“悲观的经济前景怎样实行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穆罕默德六世作为伊斯兰世界稳健清醒的改革者让人拭目以待。

下一篇“柏柏尔人原住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