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2.牛志勇
越秀公园是广州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越秀公园主体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园内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孙中山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冢、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等景点。
五羊石像——屹立在公园的木壳岗上,是广州市重点保护文物,它建于1959年,由尹积昌、陈本宗、孔丘传3位雕塑家创作。整座石像用130块花岗石雕刻而成,高10余米,体积为53立方米,这座雕塑,被视为羊城的标志。

《鹧鸪天 • 五羊石像》 五羊衔穗降人间 留下谷种保民安 仙人腾空飞天去 神羊落座越秀山 有谷种,有吃穿 五谷丰登遍炊烟 富饶美丽南粵地 感恩五羊又五仙

公园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的桂花岗、木壳岗、鲤鱼岗等七个山岗和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组成。全公园内山水相依,风光自然。亭、台、楼、阁、廊、榭等园林景点,极富岭南特色。

越秀公园是广州最早的公园之一,也是广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园,广州解放后这一构想得到了实现。公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广州的标志——五羊石像,一般游客来此就是爬山游湖,然后在五羊石像拍照留念。

越秀公园的主体越秀山,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山,早在秦汉时期,就是广州的风景名胜地。两千多年前,在岭南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南越王赵佗,就曾在此山大宴群臣,并盛情款待汉高祖刘邦派来的使者陆贾。

明代古城墙——广州古城墙,从中山纪念碑后边,折向西行,可见一段古城墙,逶迤伸展,隐没在丛林深处,共长约1100多米,断断续续,横跨越秀山。它是广州保存的唯一一段明代城墙,也是广州现存的最古老城墙,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鹧鸪天 • 古城墙》 大隐于市古城墙 百世千秋历沧桑 秦砖汉瓦修雉堞 唐柱宋斧划界桩 关锁钥,城屏障 巍峨高耸石敢当 当年雄风今犹在 古朴斑驳也风光

越秀山上有越王台旧址,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赵佗都要到这里登高游乐,随行官员在台上跳起越族歌舞,故又名歌舞冈。

到了宋、元、明时期,越秀山已经成为广州的一个较为著名的景区,如粤台秋月、粤秀松涛、象山樵歌、粤秀连峰、镇海层楼等,历代“羊城八景”无一例外地把越秀山作为重要的景区列入。

1925年,广州市政府令工商局将越秀山筹建为孙总理纪念园。1926年,广州市民自动发起公园游艺会,筹款建公园,同年12月,越秀公园举行开放典礼。

1950年开始,广州市政府组织群众,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越秀山名胜古迹实施开发和维修,同时全面整顿绿化。时任广州市市长的朱光,还为新建的门楼牌坊题词“越秀公园”。

中山纪念碑——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的,它位于观音山顶上。纪念碑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碑身全部用花岗石砌成,高37米,碑底为方形,向上渐小而尖,碑内有梯级可回旋至顶,第一、第二层四面都可凭栏俯瞰。更高处,每层有窗可向外远眺。

《鹧鸪天 • 中山纪念碑》 越秀山建纪念碑 中山精神放光辉 总理遗嘱碑上刻 三民主义心中归 面朝南,坐向北 北伐精神功至伟 革命先驱人敬仰 观音山上驱魔鬼

碑基上层四面有26个羊头石雕,象征羊城。石碑的正面是长约7米、宽约4米的巨型花岗石,上面刻着孙中山的遗嘱。碑体所在平台,有铁栏杆,周围树木郁郁葱葱。孙中山纪念碑与中山纪念堂同处于广州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上,连成一体,成为广州近代城市的标志。现为国家级重点文明保护单位。

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景。镇海楼因其楼高五层而称其为“五层楼”。此楼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楼”,后又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1956年改为广州博物馆。

《鹧鸪天 • 镇海楼》 雄居南疆镇南海 百世千秋传万代 红砂岩条石砌成 绿琉璃瓦顶覆盖 墙向内,檐朝外 石湾彩釉鳌鱼带 岭南第一胜览景 当年雄风今犹在

1957年11月7日,新的越秀公园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并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公园面积超过75万平方米。2006年1月,该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建国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和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经多次来该园视察观光。其中,毛主席曾七次在越秀山游泳场游泳,朱德曾专门为越秀公园赋诗一首《游越秀公园》: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此外,越秀公园曾接待过尼克松、西哈努克、金日成等20多个外国元首及友好团体前来游览。

越秀公园是山的公园,越秀山属白云山余脉,东西部延约3公里,海拔70余米。历史上又名粤秀山、越王山。明代永乐年间,山上曾建观音阁,所以民间又常称之为观音山。

越秀山是广州的风水宝地,从地理形态看,广州负山带海,北倚五岭余脉九连山,南临伶仃洋;左有罗浮山,右有青云山作为“朱雀”、“玄武”拱卫并延伸至广州的白云山和越秀山。从地图上看,白云山和越秀山像巨大的苍龙,在珠江畔,形成“飞龙吸水”之势。

玉明同学赠诗雅评 越秀公园奇景观 麻雀虽小五脏全 古之楚庭佛山牌 琳琅满目看花眼 古之城墙四方台 数不胜数综合园 志勇慧眼美景献 金色年华为你赞















孙先生读书治事处纪念碑位于越秀山南面百步梯的半山坡上,即孙中山于1921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曾和宋庆龄居住过的“粤秀楼”遗址。1922年6月26日,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发动武装叛乱,孙先生和宋庆龄夫人是从这里脱险的。


“楚庭”,位于越秀山南麓百步梯上。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这里的南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现在中山纪念碑下面有一个石牌坊,牌坊正面书“粤秀奇峰”,其背面书“古之楚庭”。


伍廷芳墓——位于越秀山孙中山纪念碑的东面。伍廷芳是我国近代外交官,先后任司法总长、外交部长、代国务总理等职。伍朝枢是伍庭芳之子,先后任外交部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职。两墓之间前面建一碑亭,亭内立孙中山撰伍廷芳墓表碑。墓东北面塑有伍廷芳铜像。


海员亭,在镇海楼东侧,是纪念香港海员大罢工而建。地面绘着蓝底黑锚白字的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会徽,坊额镌刻“海员亭”3个楷书大字。香港海员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反帝斗争的第一次胜利,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起点。



光复亭,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9日广东宣布独立;推举胡汉民为广东军政府都督。此时“义军云集,清吏宵遁,库藏如洗,饷粮告匮”,军政府组成港侨筹饷局,筹得款项400余万元,乃于1929年在越秀山建光复牌坊嘉勉纪念。





















龟背竹,一种多年生、木质藤本攀缘性常绿灌木。别名蓬莱蕉、龟背蕉、铁丝兰、穿孔喜林芋。生于林中,攀缘树上。叶片较大,轮廓心状。佛焰苞厚革质,肉穗花序近圆柱形,淡黄色。花期8~9月,果于异年花期之后成熟。

《鹧鸪天 • 龟背竹》 巨叶孔裂纹路大 茎似罗汉善攀爬 叶形犹如龟背状 花苞恰似佛焰塔 根纵横,须交叉 树木墙壁做棚架 常年碧绿如翡翠 既能观赏又绿化



下面是园内各种花草



























展开阅读全文